宣和年间,少傅谢瑾白位极人臣,风头无二。
就在无数媒婆登门为其做媒,无数千金芳心暗许之时,谢瑾白做了个惊人之举。
谢瑾白以三媒六聘,十里红妆的规格,迎娶时任燕国公的唐棠。
男子同男子成婚,就算是在民风开放的东启,也是从未有过先例,何况两人还是朝中大臣。
研究宣和历史的专家们纷纷猜测这桩婚事背后的原因。
有史学家认为,谢瑾白能够同唐棠成婚儿没有遭到当时的皇帝昭帝季云卿以及朝中大臣们的阻挠,或许恰恰是昭帝本人的极力促成所致。
谢家在东启根深枝茂,朝中大臣以谢瑾白马首是瞻,燕国公唐棠更是手中握有重兵,于昭帝而言,谢、唐二人无疑是他梗在喉间的刺。
原本应是心腹大患,可这两人竟自断后路,彼此结秦晋之好。
如此,谢、唐二人就不可能有子嗣,对季家的江山也就产生不了威胁。
这就是为什么谢、唐二人能够成为前无古人,亦再无来者的东启历史上唯一一对朝中要员成婚的同性夫夫。
也从不乏有专家猜测,谢、白这桩婚事的背后,会不会只是一场政治阴谋,是因为徐国公唐棠有什么把柄被谢瑾白抓住,所以才会以男子之身嫁与谢瑾白为夫。
否则有哪个男人愿意以男子之身嫁给同样身为男子的同性当夫人的?
何况还是手握重兵的燕国公,完全没道理么。
后经史学家考证,在谢家家书手稿上曾经有关于谢、唐二人以一块古玉定情定情这么一件事。
手稿上明确挤在着关于那个玉佩的详情描述。
据记载,玉佩的正面,原本刻着“白”字,两人结婚夫妻之后,那块玉的边上,就补刻了一个“棠”字。
棠在前,白在后。
似乎是谢瑾白在世时已猜到后事会对他跟唐棠这桩婚事有所争议,于是,以这样的方式告知后人,唐棠于他,从不是利用,而是捧在手心里的人。
只可惜,专家们只发现了那份家书手稿,关于家书上记载的谢、唐二人那块定情玉佩却始终下落未明。
陆东南之所以一眼就认出这块玉佩,是因为他早年曾经在一部古装剧里,饰演少年谢瑾白。
为了能够演好这个角色,他当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查阅古籍,所有关于谢瑾白这个人的正史跟野史都通读了遍。
那份谢瑾白亲笔所写的家书他也在博物馆里看过,还模仿对方的笔记练过对方的字体。
他当时关于谢瑾白整个人的大部分资料都还是找老师借的,所以,老师不可能不清楚这块玉背后的故事。
谢、唐当初联姻,定然是不被看好的。
可谢瑾白用他的一生做到了。
夫夫二人结婚数十载,终身未有子嗣,谢亦未纳一妾,终生只有燕国公唐棠一人。
陆东南垂眸。
老师是在用这玉鞭策他呢。
要他即使他日深陷流言蜚语,也决不能委屈了小季清分毫。
一如谢瑾白为燕国公唐棠所做的那样。
这玉佩背后承载的深意不可谓不重。
“前辈,前辈……”
季清的手在陆东南的眼前晃了晃,眼露困惑,“怎么了?是这玉有什么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