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了嫌犯的信息之后,韦逸便深入了解了下这个公司,发现这个神秘莫测的跨国公司还真的如同国情二局所说,根本就是石头中蹦出来的,前后完全没有任何的有用情报。本来还怀疑是某国抛出来的棋子,可要说这样的棋子代价未免太大,况且以某大国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全息技术。
再进一步调查后得知,其实某大国也对这家神秘莫测的公司展开了暗中调查,但与中国一样,似乎也没找到有用的线索。
总而言之,对于这家公司的态度,国情二局的呈上资料以后,上面的态度是合作、看、分析、等。
怎么也无法想到,嫌犯竟然是这家公司的cto。
“要是嫌犯就是硬核科技的cto,岂不是很好办了?”有人问道。
“关于这点,我们已对硬核科技公司亚洲区的ceo严智文展开了单独会面,不过他矢口否认了他们cto与嫌犯是同一个人……很显然,他在说谎,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我们没法对他采取强制性措施,其实也不用,他已经处于我们的严密监控中,不论他今后说什么话我们都能知晓。”
某种原因说出来很简单,毕竟硬核科技公司因为全息技术的缘故,估值现在就超过了三千亿美金,等到硬核科技大面积发货,市场证明了newage的能力后,硬核科技公司将成为2017年被最为看好的科技公司,它的潜力甚至超过了微软、苹果公司、阿尔法公司。
这样庞大公司的ceo,采取强制性措施是需要冒很大的国际风险的,更不用说强制性措施还不如暗中监视来得更好。
假如嫌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监控中的严智文接触,自投罗网那便太好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分析(三)
不过把希望寄于嫌犯自投罗网,有时候这种想法未免太过自大了。
尤其是这五天以来,韦逸迫不得已调动了常规力量后,仍然只能查找到嫌犯可能性的路径,至于具体的方位地区,则毫无丁点头绪与线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共和国历史上只要国家机器认真起来,还没有抓不到的嫌犯。
他甚至在多加思考过后,放弃了对外情报的泄漏,转而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通缉令,让整个公安系统都行动了起来,调动的资源可谓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再狡猾的犯罪者,也应该会在48小时内抓捕归案了,结果却是他只能先来到北京。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嫌犯。
已不仅仅只是狡猾的程度了,再怎么狡猾,面对这种人海战术也很难不留下丝毫的痕迹,可是对方办到了,以一种未知的方式把他们耍了。
嫌犯要不有某种他们不知道的暗中力量在支援他,或者就是他有某种不为人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