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桑尼为首的上千ns-5机器人,首先是感谢上级对它们工作的肯定,其次表示绝对服从上级指示,严格依照指示行事,争取早日完成海底基地建设工作。
“对了,edi改装的如何了?”
似乎想起了什么,陆渊回头看向桑尼。
“基本框架已经完成97,剩余所需时间5小时12分47秒……”
“唔,那也就是说,差不多快完成了吧?”
陆渊若有所思:“这速度还算够快了,怎么样?edi的性能还不错吧?”
所谓的edi,便是电影《绝密飞行》中的那部ucav无人航空战斗机,是一架极为先进的ai智能控制,搭载了量子计算机的隐形战斗机。
在原本电影之中,这架无人机的性能就很是吓人,全球最先进的隐形技术,最大加力推力25吨以上的发动机引擎,两个旋转导弹发射架,可配置六枚中型导弹。而美国引以为傲的f22上的f-119涡扇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才不过15吨多一点。是以edi能以35倍音速进行超音速巡航,43倍音速保持飞行15分钟!
要知道许多导弹的速度都还没上4马赫,面对这架无人量子战机,连屁股都追不上,何谈击毁?
现在海底基地有了,但陆渊面对没有运输手段的局面,大型运输飞机可以从r公司总裁那里获取部分零件进行组装,但只能获取商用零件,另外大型运输机的组装调试也是相当麻烦的事情,就算有着操作手册,有着专业公司资料指导,没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也根本搞不定。
而大型运输机隐蔽性能不够好,太过惹人注意,现阶段并不符合陆渊的要求,于是他便把注意打到了《绝密飞行》上面,一口气把主角三方的鹰爪战机以及edi无人战机给摄取了出来。
edi的先进性能先不谈,哪怕是需要人类操纵的鹰爪战机,其性能也优于f22隐形战斗机,不止是在发动机性能上超出f-119涡扇发动机,隐形、机动性上也要优越许多,严格意义上算是四代半战斗机。
至于edi,不客气的说,根本就是成熟性的第五代无人战斗机,性能完全吊打现实世界各国所有战斗机,只要不是近距离狗斗和面对围殴,完全能以游击战的精髓,超视距、超隐蔽作战,打一炮就走,敌人都懵逼不知是怎么回事。
讲道理,这样先进性能的edi无人战斗机,本该符合陆渊的要求了,但前提是仅有这样的战斗机。然而在有着《机械公敌》世界提供的更为先进技术条件下,陆渊不可能无视这一点,立即决定对edi进行改装和技术提升。
首先发动机和机身材料上,他暂时不用改修改,一来因为edi的发动机纵然是在《机械公敌》世界中,也足够让人赞叹般的完美优秀,提升难度很大,需要动用的资源不小,这里也没有改进的条件。二来则是机身材料改造同理,不论是增一分还是缩减一分,对整体的气动布局与机身稳定,都有相当大的改变,需要风洞测试与数千小时的飞行数据采集,陆渊目前不具备这样的基础条件。
于是改造就集中在了edi的球形量子计算机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