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目前心思集中于手机上的个人ai助理上,对于ui的设计,依然采取了现如今极为流行的扁平化设计方案。
只是更为干净和简洁,令人一看在觉得美观的同时,还能将信息和事物的工作方式简单展示出来,消除认知障碍,让人能够立刻上手操作,而不至于琢磨半天。
但也就仅此了,与现目前大部分手机的ui界面相比较,没多大独特的优点以及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突出,对常人的吸引力极低。
第四十章 设定与测试
ui界面很小清新,功能也与其余的系统相差不大,随意把玩几下,功能上还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中规中矩,既不会令人觉得难用,也不会叫使用者感觉眼前一亮,可以说,真要这是这样的刷机包出现在网上,很快就会泯然众人矣,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都很难。
当然,这是一个初级的测试版本,很多功能上并不用去追求新颖,能够正常使用就足够了,“先驱者”真正出彩在于另外的地方。
手指滑动打开设置,滑动到下方的“个人语音助理”,点击进去选择开启,整个手机的界面当即一黑,再次骤然亮起时,出现了整行的提示词。
“欢迎使用先驱者个人语音助理,请为我取名。”
“嗯,你就叫box吧。”
“好的,从今以后我就叫box了,请问如何称呼您?”
“叫我开发者吧。”
“是的,开发者,唤醒词已经设定完毕,接下来box将为您展开一系列的服务……”
简单几句对话,若是长期使用接触语音助手的人,立马便意识到了其中的异常。换做普通的语音助手来,哪怕支持自定义唤醒词,也不可能对自然语言理解到这等程度,而需要按步就班地僵硬设定,哪里如同陆渊这般寻常对话一样,就完成了所有的设定。
简单的不像话……但确实就是这么简单。
科技的发展就是为人类进行便捷服务的,越是智能的ai,愈加设定方便,而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一遍遍录制。
但一次这样的测试结果并不能说明什么,语音识别的难点一个在于复杂环境中的识别采样率,一个在于对各种语言系列的识别精准度,前者很容易解决,而后者在两年前时,谷歌的语音识别出错率仍然有25,到目前降低到了116,离正常的人机交流仍旧显得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