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页

想当初英国公张辅是何等的英雄了得,早年跟随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屡立战功,成功帮助朱棣登上帝位,日后又南征安南,俘安南太上皇黎季,改安南为交阯,因此得封为英国公,接着又平息汉王朱高煦叛乱,战功之盛比起开国时的常遇春等名将来也是不遑多让,历仕数朝恩宠不断,可惜却在年老之时陨与土木堡之变,一生英名就此丧尽;难道自己也要像自己这位祖先一样被皇帝拖累死么?

“敌军气势正盛,若是回身逃跑恐怕也逃不了,不如迎难而上,正面挫其锋芒,或许还有一丝胜算。”李悠淡定地说道,他已经完成了自己布置,现在只想看看大明的军队还保存有几分战斗力,说话间建奴的前军已经和明军接战了,莽古尔泰的正蓝旗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身材壮硕的莽古尔泰左冲右杀,手下几无一合之将。

“那人就是建奴正蓝旗的旗主莽古尔泰么?”李悠倒是认清楚了正蓝旗的旗号,可是却不确定对方的身份,他身边自有熟悉辽东形势的锦衣卫,当即就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如此就好,此人手上沾染了无数大明军民的鲜血,现在就送他上路吧。”说罢李悠从身后取出一张乌黑发亮的大弓,轻轻摩擦着弓弦,似乎已经好久没有用震天弓射杀敌军大将了,这种感觉还真是让人怀念啊,心中念罢取出羽箭搭在弓弦上,缓缓瞄准莽古尔泰。

陛下的这张弓是从那里取出来的?而且看他开弓的手法绝非一般的武将可比,这手箭术又是从那里学会的?张之极和王洽顿时有些呆了,这张弓看起来就不是一般人能开得满的,陛下用起来却是如此轻松,他的身上到底还有多少秘密?

“且看朕取莽古尔泰的狗命!”李悠大喝一声,三支羽箭连珠价的射出,如同闪电一般向莽古尔泰飞去,顷刻间就到了他的身前。

“来得好!”久经沙场的莽古尔泰一听到利箭撕裂空气的尖啸声就立刻做出反应,延期手中的狼牙棒就朝袭来的箭矢磕去,可惜这三支羽箭飞行的速度显然出乎了他的预料,他的狼牙棒方才挥出一半,羽箭就射中了他的胸口,直接穿透数重铁甲,深深地射入他的心脏,莽古尔泰惨呼一声,就此摔落马下,没了声息。

“主子!”莽古尔泰身边的巴牙喇们同时发出悲呼,身为亲卫他们却眼睁睁的看着主子死在自己的面前,这一战就算是获胜了,回去后他们恐怕也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他们立刻分成两拨,一拨翻身下马抢回莽古尔泰的尸首,另一波则不顾生死的向李悠的方向冲去,此时他们已经将皇太极活捉明国皇帝的命令抛在了脑后,只想着斩下他的首级给主子报仇。

这明国的皇帝什么时候有了这样一手好箭术?既然有这样好的箭术那就说明他对战争并非一无所知,那为何会做出这般极不明智的事情来呢?皇太极心中涌起一阵儿疑惑,但很快就将其抛在脑后,看明军仓皇而逃的样子,这一战就算是神仙下凡恐怕也无力回天了吧?

刚刚从陛下亲手射杀莽古尔泰的惊讶之中恢复过来的王洽和张之极看到大明的前阵迅速崩溃,连忙再次劝道,“陛下,实在不能再等了,就由微臣保护您暂且后退吧?”如今敌军的前锋已经快到山坡下了,再不走的话就真来不及了。

“依靠京营果然挡不住建奴啊。”看到不断崩溃的明军,李悠轻轻叹道,王洽和张之极闻言顿生出荒谬之感,陛下您既然早就明白京营不可靠,为何又要御驾亲征呢?不等他们继续劝说,李悠就缓缓打马后退,“既然如此,那就逃吧。”

看到大明的皇帝已经开始逃跑,皇太极放下了最后的担忧,大明境内的那些晋商、细作已经打探清楚了消息,遵化附近根本没有其他军队,只要消灭了这一股,大明的皇帝就握在自己手中了,于是他亲自带人冲杀出去。

第853章 埋伏

“王尚书,你保护陛下先走,我带人断后。”跑了没多远,张之极咬咬牙说道,眼看着建奴的追兵越来越近,要是这么逃下去的话恐怕谁也走不了,他现在打算带领京营为数不多的精锐返身冲杀以稍微延迟敌军追击的速度,为陛下赢得逃跑的时间,反正左右都是死,还不如死的壮烈一点,也算是没有辱没先祖的荣耀。

“无需如此,朕已经在后面设下了埋伏,只需将建奴引入埋伏圈就行了。”这两天李悠也不是白过的,他早就探查清楚了附近的地形,找到了最适合进行伏击战的地点,并且在刚才列阵迎战建奴之前将那五万新宋军召唤出来埋伏到了那里。

如今那里还有多余的兵马?京营的人手从景城出来跑的跑、逃的逃,就只剩下这么多了,而宣大、关宁的军队没有勤王诏书又不得前来遵化增援,难道陛下暗中给袁崇焕或者满桂下了密旨么?张之极满心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