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页

姚广孝之后是范蠡,嘉州之所以能够建立起规模如此宏大的军队,范蠡筹措粮草饷银实在是功不可没,而且在他的管理之下,嘉州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商业兴旺发达,为朝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赋税,这一切足以为他赢得一个公爵的爵位。

但是接下来就让众人感到惊讶了,接下来封赏的竟然不是众人一致看好的王机,而是顾将子,顾将子凭借兴建工坊、打造军械、制造各种有利于民生的器械以及为嘉州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功劳在王机前面被册封为侯爵的爵位。

圣旨颁下,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片骚乱,引得御史连忙出来喝止;如果说前面诸多受赏臣子的文韬武略乃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顾将子受封赏的理由却是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但是也有更多的人看到了另一条晋身的道路,或许除了文治武功之外,打造器械也能让自己像顾将子一样赢得无法想象的丰厚回报。

接下来终于轮到王机了,和罗世绩、秦士信等人一样,他因为资历和年纪的原因被封为伯爵,这让王机父子暗暗后悔,如果当初他早些跟随李悠南下的话,现在无论如何也能和钱骅一样弄到一个侯爵的爵位,不过好在他还年轻,日后有的是立功晋升爵位的机会,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等到告老还乡的时候,混个公爵还是没问题的。

接下来郑飞黄、江随云、汪五峰、严振泉等人也获得了不同的封赏,那些获得赏赐的喜笑颜开,暂时没能封爵的也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新朝方才建立、事务繁多的机会立下足够的功劳,也为自己赢得这样的荣光。

而就在嘉朝群臣欢欣鼓舞的时候,嘉朝取代魏朝、李悠登基称帝的消息也传到了其余各个势力那里,蜀王、阿鲁布和河东诸部也得知了这一消息。

第795章 天下震惊

“乱臣贼子!这李悠着实大逆不道!”蜀王的宫殿中,宰相苏子灿怒不可遏,李悠登基的消息虽然早有预料,但是真的成为现实的时候还是让他无法接受。

“如今当即可令罗昭远率军从山南西道直入京城,一举荡平嘉州军。”年轻气盛的苏少游大声说道,“逆贼窃取神器,天下百姓无不深恶痛绝,我蜀中如今大义在手,天兵所到之处百姓定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攻破京城只在旦夕之间。”

幼稚!蜀王麾下另一位重臣罗昭牧对他的话不屑一顾,若是那些百姓真的心念大魏,当初许时雍窃据京城的时候为何不揭竿而起?阿鲁布率军南下的时候为何不全力反抗?如今李悠的兵锋更胜此二人,那些百姓反倒就肯站出来帮助蜀王的军队了么?

其他人也是清楚蜀中如今的情况,能借着蜀道天险将嘉州军拒之门外就不错了,那还敢主动出兵挑衅?他们纷纷大声呵斥李悠取代福王称帝的举措,却无一人附和苏少游的想法,以罗昭远手下那数万兵丁,就算率军北上也不过是给嘉州军送菜去的,现在蜀中兵马本来就不多,他们可是无法承担失去这支精锐的后果。

“李悠手握兵权,天下忠义之士敢怒不敢言,而罗将军虽然骁勇善战,但手下兵马和嘉州军比起来却是太少了,因而如今出兵乃是下下之策,不如派遣细作深入李悠治下,联络各地忠义之士慢慢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之时再起事不迟。”终于有人提出了一项听起来还算靠谱的建议,“李悠更改科举,贬低圣人经义,滥授朝廷名爵,竟使墨家传人立于朝堂之上,想必天下士绅早有不满,只是碍于李悠的威势不敢有所行动,但是只要我等以陛下的名义居中联络,再许以高官厚禄,总会有忠义之士起来反对。”

“如此甚好,自古天子皆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如今李悠倒行逆施,恶了士大夫,想必他的伪朝定然不会长久。”平静下来的苏子灿也对这一方案表示赞赏,因为和出兵北上相比,这一方案的风险性要小得多,他们所要付出的不过是些细作和空头名爵罢了,就算失败也给他们造不成什么损失,反倒是一旦成功,整个嘉朝治下就会陷入混乱。

主意已定,蜀中方面立刻忙碌起来,一队队人马扮作商队、游学士子、游方僧人、江湖郎中等,从蜀中与嘉朝接壤的各处要道进入嘉朝境内,私下联络那些在新朝郁郁不得志的旧士绅、世家豪门,试图煽动他们来反对李悠的统治。

而在龙城,当消息传到关押李冲及原大魏官员的地方时,这些人无不痛哭流涕,他们一方面感伤大魏的灭亡,另一方面则是担心自此以后他们对阿鲁布似乎已经没了用处,那么接下来阿鲁布又该如何处置他们?难道他们这些人就要死在这里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