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页

“末将遵命,末将这就率领亲卫返回嘉州,必能将此图册亲手交到顾侍郎手中。”秦士信现在手下的河东军全部更换了顾将子打造的铠甲兵器,自然知道顾将子在嘉州的地位,而且他很清楚嘉州如果想要攻打越王领地的难处,明白战船对于嘉州军的重要性,当即将木盒收好,大步流星的告辞离去。

不多时,秦士信就领着数十名武艺精湛的亲兵离开大营返身北上,李悠目送他们呢的身影消失在山湾后,才继续带领着周伯符和两万大军向岭南道行去。

在听闻秦士信被派去执行重要任务后,周伯符满心的嫉妒,可是谁让他太重了没办法骑马呢?因此他也无话可说,只能督促手下士兵加快行军速度,争取赶在秦士信回来之前就抵达岭南,击败那些起事作乱的南蛮。

大军行进的速度再次提升,不过李悠这次所率领的士兵都是可以挑选的精锐,在经历了开始的不适之后,他们很快调整好了状态,渐渐跟上了周伯符的步伐,比预期提前三天抵达岭南道境内,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岭南道官员闻讯匆忙前来迎接李悠一行人。

“岭南道观察使江随云拜见太尉大人。”主管岭南军政的江随云率领岭南道的主要官员赶紧前来军营之中拜见李悠,“太尉大人行军神速,下官等着实佩服之至。”

李悠从脑海中翻出黑冰台档案之中江随云的资料来,这位江随云乃是寒门出身,才华出众,自从得中进士之后历任州县都做出了一番事业,名声直达朝堂之上,只可惜他素来不喜欢结党,所以世家将他视为眼中钉,寒门也不愿意帮他,所以他纵使有千般功绩,也只能被渐渐疏远,赶到大魏最为偏远的岭南道来。

到了岭南道之后,江随云也没有怨天尤人,依旧不改本色,上任以来清理政务,打击豪强,很是做出了一番事业,这次的南蛮反叛其实和他并没有太大关系。

对于这样的人才,李悠是极其尊敬的,连忙起身将他扶了起来,“江大人请起,诸位请起。”众多官员被李悠引入大帐,奉上茶水客套了一阵儿之后,李悠让孙初阳陪着这些官员继续应酬,自己则将江随云请到了后面。

“对于此次平叛,江大人可有什么想法?”李悠问道。

第495章 祸乱根源

“太尉大人所率兵马行军神速、沿途秋毫无犯,江某实在是佩服。”江随云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夸赞起李悠的军队来,“下官为官多年,迎来送往的大军也算不在少数,可还以第一次见到如此军纪严明的大军。”

“江大人言重了,武人若不能守护百姓,要来有何用处?”李悠不自觉的就用上了后世的言辞,“本官此次率军南下,也是为了保护岭南百姓不受南蛮侵扰,又怎么会让他们骚扰沿路百姓了?若是如此,他们与南蛮又有何区别?”

“武人若不能守护百姓,要来有何用处?”江随云重复着李悠方才的话,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良久之后才起身一躬到底,“大人此言深合仁道,江某实在是佩服之至;江某此前也多次思索过军队对于国家的用处,今日听到太尉大人所言方才茅塞顿开;于国之中,武人清楚流寇山贼,保护一方平安;驻守边关,御敌于国门之外,让中原百姓不受蛮夷侵害,这才是武人应当做的事情。”

“正是如此,这些将士所用皆是百姓供奉,如若不能回馈百姓,那么百姓们就该心生怨怼了。”他还没有见识过后世参与救灾的子弟兵,要不然就更为惊讶了吧?李悠现在还没办法让麾下士兵达到后世子弟兵的程度,但是要求他们不去骚扰百姓还是可以做到的,然而就是这点最基本的东西,已经让江随云深感意外了。

“此次能有太尉大人率领如此军队南下,实乃我岭南百姓的幸事。下官已经备好了粮草、消除瘴气的药物、当地向导等征伐南蛮所需之人员物资,明日即可送到军中。”江随云也不是毫无准备,但凡当地人员应该做好的配合工作他都已经准备妥当,等一一给李悠说明了粮食的数量、药物的使用方法、向导的出身背景之后,江随云终于开始回答李悠最开始的提问来,“说实话,此次南蛮谋逆和下官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看着一脸苦笑的江随云,李悠有些诧异,黑冰台不是说他爱惜百姓、深具干才么?怎么会惹出这样的祸事来?不过就目前来看,他的态度还是让李悠满意的,不仅做好了所有迎接大军的准备工作,还能够直面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就这两点来说整个大魏就没有几人能够做到,“哦?江大人不妨细细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