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当日陛下以和亲有碍大魏颜面将杨相国批驳了一番,此事就这么作罢了。”可他身为皇帝身边的太监又能说什么呢,只能如实回答。
“嗯,当日朕是这么说的。”李圭心中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当日不如就听了杨介夫的安排,他似乎忘了没有太平郡主他又怎么回宫呢?“不过如今想来,太平的年纪也却是不小了,早就到了该嫁人的时候,和亲是肯定不行的,魏士良,你去查查看有那些合适人家的子弟尚未成亲?早些把这件事办了吧。”
“是,奴婢遵旨。”魏士良小心翼翼的站起来,他知道是方才他汇报的事情引起了李圭的误会,导致他对太平郡主产生了厌恶之情。
先是得罪了杨介夫,现在又惹上了太平郡主和李悠,长乐宫里的太后肯定对自己也是恨得咬牙切齿吧?而陛下也只是因为暂时无人可用才继续让自己留在身边的,魏士良对自己的将来感到一阵儿悲凉,这就是殚精竭虑为皇帝办事的下场啊。
还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吧,也不求将来能保住性命,只要他们能念着今日志强给自己一个痛快就是好的了,接连发生的事情让魏士良对李圭彻底失去了信心。接着去查找资料的机会,他悄悄地将这个消息散了出去。
而正在此时,李悠也接到了一个坏消息,河东四府有妖道作乱,聚集乱民十余万起事,眼下已经攻下了三座县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河东四府的求援书已经送到了京城之中。
如今是大乱将至啊,外有唐括部,内有乱民,朝堂上更是乱成了一锅粥,这是乱世将要到来的迹象啊。
第229章 团练
“河东四府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你们都看过了吧?赶紧议一议此事究竟该如何处置为好。”河东一带是世家大族聚集之地,而且距离他的根据地弘农也不远,故而杨介夫对妖道蛊惑流民作乱之事非常警惕。
“必须将这些贼子统统斩杀以儆效尤。”兵部尚书袁汝夔当即喝道,他的老家可就是在河东四府之中,若再有迟疑这些乱民就杀到他们家了,从河东四府送上来的文书看,他们家的田地已经被毁的差不多了,今年的收成算是完了,袁汝夔心疼的直滴血。
“兵从那里来?我大魏历来讲究守内虚外,重兵全都集中到京城,而这两年京营禁军随时多达四十万,就算现在还剩下些,恐怕也不能离开京城。”吏部尚书卢承庆家在范阳,倒是不如袁汝夔这般着急。
那些距离河东四府尚远的世家、寒门的官员们纷纷点头称是,如今京中才是最紧要的地方,若是己方大军离开京城去河东讨伐乱民,京城的脆弱平衡就会被瞬间打破,他们这些文官怕是要被李圭下狱处死了。
因此大厅之中的文官们立刻分成了两波,一波以袁汝夔为首,要么是家在河东,要么和河东的大户人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坚持认为从京城调集少量兵马不会出事,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些流民剿灭,好尽量让他们的家族避免损失。
另一派则以卢承庆为首,大多是和河东一带没什么利益瓜葛的官员,他们显然更关心自己的安全问题,绝不肯放走京中的一兵一卒,双方吵得不可开交。
“不如让嘉州伯李悠带兵前往河东剿灭流民?”参知政事胡松年出来打圆场,“如此一来可以将他从京中调走,二来这李悠在领兵打仗上倒是有一手,由他出面必可很快平定河东,恢复当地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