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这……”李圭有些迟疑,在他看来有李悠和周伯符这样的武将留在自己身边似乎更加安全一些,现在陈玉要让李悠离开他着实有些舍不得。

“陛下,敌军如今尚在数百里之外,短时间内绝对到不了此处,眼下最关键的是早日派人到达尉州接管城防,做好与敌军久战的准备,因此必须得先派出精干良将前往才行。”陈玉连忙解释道。

“如此就按照顺昌伯的意思去办吧,李爱卿你就先行前往尉州。”李圭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答应了下来。

“陛下,嘉州伯此行事关重大,还请陛下下旨赐予嘉州伯对尉州的文武专断之权。”不等李悠领旨,陈玉就紧接着说道,既然尉州知府是杨介夫的人,那么就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提前准备好应对的策略。

“陛下,如今唐括部大军已经不远了,而尉州少经战乱,城中的武备尚且不知道是何模样,若是因为文武纷争之事耽误了城防修缮,后果不堪设想。”钱骅此时也明白了陈玉的意思,赶紧出来帮腔,丘尚俭、王机等人也接连响应。

关系到自己的性命,李圭一时也顾不上这么多了,立刻命人拟了一份李悠暂管尉州文武诸事的圣旨,盖上玉玺交到他的手中,郑重其事地说道,“李爱卿,朕和十万大军的身家性命就交到你手中了。”

“臣定当不负君望。”李悠接过圣旨,昂首出了御营,这就准备立刻回营召集兵马赶往尉州城,准备接管城防。

“贤侄且慢。”没走两步就听到身后有人呼喊,回头一看原来是陈玉匆匆赶来,他将李悠拉到无人处小心翼翼的叮嘱道,“贤侄,某家这些日子琢磨如今的局势,越想越觉得不对,此去尉州你要对付的恐怕不只是城外的唐括部,城中的尉州知府陈汝言也需要小心提防。”

“侄儿明白,侄儿这几日同钱兄、丘兄等人商议,总觉得陈伯父求助粮草一事存有诸多不妥,恐怕是京中有人不想我们回去。”见陈玉也觉察到了不对,李悠也不再隐瞒自己的想法,“那陈汝言乃是杨德明的亲信,小侄自当小心提防,入城之后必定会派出大军接管城防,守好粮仓,至于陈汝言他们么,待在府中就好。”

“如此甚好,贤侄既然能想到这些老夫就放心了。”陈玉闻言松了一口气,转而愤愤地说道,“此次若是能回到京城,老夫必要取下袁汝夔等奸佞的狗头。”

这恐怕不容易啊,现在京城之中或许早已开始流传阉人误国、武将无能的传言了吧?此次战后能保住性命回到京城就不错了,想要杀了这些执掌朝政的文官谈何容易?李悠又和陈玉说了几句,回到自己的振威营中拔营出动,往尉州而去。

“赵虎臣。”一切准备妥当,抛弃了不必要的辎重,大军轻军前行,李悠叫过了营中他最信任的指挥同知赵虎臣。

“末将在。”赵虎臣也是一脸严肃,闻讯立刻赶到李悠身前。

“你率领一个千总队先行一步,一人双马,必须在最快的时间里赶到尉州城外埋伏,死死地盯住城中的异像,若是我大军前来之时那陈汝言有什么不对立刻夺取城门。”李悠厉声喝道。

“末将领命,末将到达尉州城外后就派遣军中干将乔装打扮进城查探消息,在城门内埋伏好,做好随时夺城的准备。”赵虎臣也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肃然答道。

“好,这十万大军的安慰就全在赵同知的身上了。”李悠又叮嘱了几句,赵虎臣才带着自己的部下往尉州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