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如此多谢贤弟了!”钱骅大喜道,看来这张请柬果然可以带人进去,“贤弟你这就不懂了,即使不能一亲芳泽,就算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咦,太平郡主和周学士家的小姐是闺中密友,贤弟这封请柬莫非是从周小姐手上得来的?”钱骅终于回过味来,忍不住调笑道。

且不提这兄弟二人如何商议,在京中的另一处府邸之中,也有人在说着这次西园雅集之事,王维桢之子王清任正拿着同样的请柬走进了袁章的书房,“飞卿兄,今日小弟得了太平郡主雅集的请柬!飞卿兄若是能到场,必可一举成名!”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王清任对袁章的才华可谓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在他想来只要袁章能到场,必能力压群雄。

“大丈夫功名从来只向直中取,岂有依靠妇人幸进之理?”袁章不为所动。

“飞卿兄!话可不是这么说的!科举之事五分靠本事,五分靠名气!若是能得到太平君主的举荐,您今科的状元就又能多几分把握!再说了,只要有真才实学,何惧流言?君不见可有人说王摩诘学士的坏话?”王清任连忙劝道,“飞卿兄才华无双,可惜来京日短名气终究逊色了些,太平郡主在京中交游广阔,由她一句话,胜过你投贴十家!”

“哦?你是说太平郡主交游广阔?”袁章似乎想起了什么,点头应道,“如此也罢,我就陪你走一遭!”

第106章 名士云集

“文阳贤侄果然明理,父母人伦乃是天地至理,赵王既然是陛下的生父,理应尊为皇考!那些读书人把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平日里满嘴的忠孝,如今却力阻陛下至孝之举,实在是寡廉鲜耻之极!”英国公丘元德摸着胡须赞道,看来他对李悠的表态十分满意。

“叔父过誉了!”李悠故作腼腆地说道,这两天他和钱骅一起四处拜访京中的勋贵之家,这些话已经说过无数次了,都快倒背如流了!

“嗯,贤侄今后若是在京中遇到什么事情,尽可到府上来!”说罢丘元德端起了茶盏,李悠和钱骅连忙起身告辞。

出得府外,俩人上马并肩而行,钱骅说道,“如今咱们勋贵一系虽然暂时被世家和寒门打压,但大魏开朝以来两百余年的积累亦不是吃素的;文阳贤弟若是在国子监受了那王维桢的刁难,大可以来英国公府上向丘太尉求助。丘太尉自不会坐视不理。”

今日李悠已经表明了态度,丘元德也需要有年轻的血液补充勋贵一脉的实力,因此绝不希望李悠的袭爵一事受到阻碍,而且袭爵是勋贵们最关心的问题,谁也不希望在这件事上出问题;如果今日他们坐视李悠袭爵不利,日后他们的子嗣袭爵时遇到问题还指望谁来说话?

“这几日有劳钱兄为小弟引路了!等明日西园雅集之后,我请钱兄去京中的长乐坊游玩一番!”李悠拱手谢过。

“咱们兄弟何须如此见外?”钱骅不以为意的笑笑,转而正色道,“不过文阳贤弟你初来京城,正需要各路人马帮衬!明日事了,我帮你约上几位勋贵家的公子,咱们好好聚一聚!”

“多谢钱兄!小弟明白!”李悠离京多年,京中的关系恐怕早就有些淡了,现在乘着还在京中的时间,正好和下一代的勋贵们多联系联系,日后也好有个帮衬!俩人边走边聊,很快将邀请的名单定下,比如什么英国公家的小公子、武定伯家的世子等等,都是祖上和李家、钱家交好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