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如此一幕,袁野的目光下意识变得警觉起来,左手迅速抓住眼前的操纵杆,右手则快速的游弋在各个控制区之间,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如今这些动作已经变成了袁野的本能。
不过,随着四面八方的陨石不断靠近,袁野才发现,这些直径在十米左右的陨石,密集的如同雨点,留给他躲闪的缝隙是在小得可怜,而且每躲闪过一个,下一个就会呼啸而至,根本不会留给人任何停歇。
双手快速运作,袁野随即操控战机,做了一个闪电漂移,成功躲过了一颗对自己威胁最大的陨石。
还没来得及庆幸,又有三颗陨石向自袁野击而来,三颗陨石相隔的缝隙只有十米多一丁点,对于战机而言,缝隙实在太小,想要躲过去,必须要将战机把控的无比精准才行。
这时的袁野,已经很快进入了状态,随即拉动操纵杆,做了一个加洛斯回旋,再一次避开了陨石的撞击,不过,下一刻袁野就发现,在这陨石的后面,竟然隐藏的更多的陨石,最近的一刻距离袁野只有二十米。
轰。
只坚持了二十秒,袁野的战机便生生的撞在了陨石上面,顿时袁野的四周火光四起,虽然明知道是假的,但袁野还是感觉到了一丝恐惧,因为爆炸的效果做得实在太逼真了,就如同一个人身临其境,面对灾难开始的一瞬间。
“坚持时间19秒37,未通过,是否选择重新开始?”电子合成音再度响起的同时,袁野的面前凭空弹出一个画面,画面非常简单,只有是和否两个选择。
对于训练,袁野从来就不会选择放弃,没有丝毫犹豫,便选择了“是”。
随着袁野的手指触及到“是”的选项,眼前的画面猛然一转,再一次恢复到了开始的时候,接下来便是随即形成的数条陨石带。
望着铺天盖地的陨石向自己撞击而来,袁野的神色忽然平静下来,经过了第一次的失败,袁野已经能够体会到,这项训练是在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和反应力,以及对战机精细的操控程度。
要知道,每一片向袁野撞击来的陨石,其缝隙都是非常狭小的,而且在陨石的后面还有陨石,因而这就不得不强迫袁野,在使用最为恰当的飞行动作躲过眼前陨石的同时,还要考虑出该如何应对接踵而至的陨石。
因而,袁野要考虑的不是一个点,而是全局,毕竟陨石可不只是一颗两颗,而是成千上万颗。
而且袁野发现,这些陨石的排列,乃至撞击的时间,仿佛经过的周密的计算一样,专门挑选他最为难以躲闪的时机撞击而来。
大概经过了一个小时,通过不断的摸索与适应,袁野终于从开始的二十几秒,进步到了能够坚持十多分钟。
可以说袁野能够在短短一个小时中,有了这样的进步,一是袁野仰仗着深厚的驾驶基础以及《维式驾驶理论》对飞行动作变态的简化效率,但更要的则是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