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4页

不过对于旁人来说,要说什么最吸引目光的,就数吴建手中的棍子了。极星寮的舍友们也都好奇得紧。

“小当家,吴建手中的那根棍子是什么?看起来不是一般的棍子啊?”幸平创真问道……基本上极星寮的人也都跟着吴建一起这样叫刘昴星了。

“那个是面点师专属的棍子。在现代可能比较少见了,但在以前,每一个面点师都用属于自己的棍子……你们也知道的,面团是需要搅面棍的。就是用那根棍子,面点师做出了一道道令人心醉神迷的点心。可以说,那根棍子就是面点师的灵魂!”

“哦~~~这么说,吴建其实是面点师?”

话一出口,幸平创真就否决了,面点师还要刘昴星去教他怎么做包子啊?

“呵呵,不是的……大人用的那根棍子并不是一般的棍子,那是面点王罗根的棍子,也是白罗家代代相传的面点棍。”

白罗家?罗根?

众人可不知道这俩货是什么东西,都疑惑地看着刘昴星,也很期待他的解说。

对此,刘昴星微微一笑,解释道:“可能你们不清楚,包子的来源——相传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哇哦~~~

听到这里,众人一阵惊呼。不过也没什么,毕竟是故事,而且根据尿性,他们也能猜到大名鼎鼎的诸葛亮不可能这样做。

“诸葛亮当时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这就是包子的起源了,所以诸葛亮也可以称作是包子的发明人——虽然在当时是叫做馒头……也就是代替那49颗蛮军的人头,‘蛮头’的意思。”

“原来如此,没想到包子……和馒头竟然有这么大的来头啊!”幸平创真佩服地说道,但也很疑惑:“不过这跟白罗家和罗根有什么关系?”

“白罗家,就是当时侍奉诸葛孔明的厨师。也就是说,世界上第一笼的包子就出自于白罗家之手。而罗根,就是白罗家最后一代传人。”

哇哦!!!

众人再次惊呼出声,这果然是来头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