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利亚,是连接黑海、红海、地中海的三海交汇处,同时它还沟通着漫长的尼罗河水运,堪称是三海一河的交通要津之处,南来北往的船只千帆而过、码头货物堆积如山。繁荣程度冠绝整个地中海世界。而且,亚历山大的继承者托勒密仿照埃及模式建立了政府机构,定都亚历山大利亚,而并非埃及的传统国都底比斯。
柯克等人很快下船,找到了一家码头附近的旅店打尖吃饭,顺便打探四方消息。
有两个传闻极其有趣。一是庞培已经作为宗主国罗马的合法统治者。面见了埃及现任国王,12岁的小胖墩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51年,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去世,留下遗嘱指定克丽奥佩特拉七世(艳后)和她的异母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公元前63~前47年)为继承人,共同执政(埃及国王和王后都是亲兄妹)。但他们两人因派系斗争和争夺权力而失和。
庞培到了埃及,显然选择了目前执政的托勒密国王。埃及盛产粮食,不然法老也无法蛋疼到养活几十万劳工去修金字塔。罗马之所以如此“关心”埃及。将托勒密王朝纳入附属国地位,就是在于罗马的粮食不够吃,经常发生饥荒,解决方法只有进口。这与后世某超级大国“关心”中东如出一辙。庞培的大功劳之一,就在于他在公元前67年受命清剿地中海海盗,采取分区进剿、剿抚并重方针,速见成效,埃及的粮食顺利抵达罗马。解除了威胁罗马的粮食饥荒。
庞培逃到了埃及,以他的部将势力和他身为空间病毒的能力,可以很快控制整个埃及的军政大权,断绝输往罗马的粮食。如果他站稳脚跟,就轮到恺撒蛋疼了。
这也是恺撒急不可耐地宣布,要短期内追赶庞培,亲征埃及的原因。
第二个传闻更加有趣。居然是在罗马的阿非利加省。在一位自称斯巴达克斯的人统帅下,在迦太基王族温丽塔公主的带领下,迦太基遗民联合努米底亚人发动了暴乱。最新的消息是三天前,暴乱的军队已经消灭了罗马第36骑兵军团。声势越来越浩大。很多努米底亚部落摄于温丽塔公主的身份和斯巴达克斯的名头,已经投效过去。西努米底亚部落首领拒绝投效,并准备联合罗马一起绞杀叛军。
柯克与王晗等人商议,如何对付庞培。
现在有两个方案,一是耐心等待恺撒亲征埃及,二是在亚历山大里亚刺杀庞培。
王晗力主不要冒险刺杀庞培。根据打探的情报,庞培并未按照历史死掉,反而势力急剧膨胀,他驻扎在叙利亚和埃及、甚至远在阿非利加行省的部将,纷纷将部队开来,再次敛聚起6个军团的兵力。加上他得到了托勒密十三世的全力支持(柯克怀疑是庞培用病毒大法控制了那个本就傻乎乎的托勒密小胖子的神智),他已经在埃及站稳脚跟。
柯克虽然同意王晗对风险的分析,但他指出,按照现在庞培的势力膨胀速度,在埃及人的全力支持下,恺撒未必能够短时间拿下庞培。如果拖成了旷日长久的拉锯战,缺乏粮食的罗马会成为恺撒的致命伤。如果恺撒输了,庞培更难除掉。
他主张适时要刺杀庞培。
最终的结果,是大家决定先在亚历山大里亚居住下来,观察形势之后再说。
此时的埃及,已经进入它光辉灿烂的古文明末期,持续不断的外族入侵和内乱,已经耗尽了它的全部精力和财富。但在亚历山大里亚和尼罗河上,柯克依旧可以感受到这个已经历了3000多年古文明跳动的脉搏。
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喧闹,柯克团队躲藏在暗处人群中,冷眼旁观。原来是国王托勒密和庞培一同出行。
托勒密是个养尊处优的12岁小胖墩,满脸横肉,骄奢淫逸,脾气很差,脑筋缺钙,一看就是托勒密家族世代近亲结婚的产物。他坐在宽大的纯金香舆上。一边接受着旁边美貌侍女的水果,一边抱怨着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