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样一来,日本方面大部分的专家都被送进隔离病房了,原来的研究工作就基本陷入了停顿,专家们可以直接转职去研究新药,一直在背后密切关注研究进程的日本政府就坐不住了。说实话,如果这个项目是美国人主导的,日本人最多也就扼腕一下自己运气不好,但是如果说日本人最不愿意看到谁骑到自己的头上,那么第一的是中国人,排第二的就是韩国人,这也算是历史自豪感作怪吧。
于是日本人终于忍不住想搞点小动作,给研究室捣乱是不敢的,那样危险性太大,一旦美国人发飚,可没地方找星哥穿上青衣小帽扮才子,但是日本人对于自己在生命科学方面的水平还是很自信的,于是在向美国人申请增派研究员未果的情况下,就动了把现有成果偷回本土继续研究的念头。
要说到偷美国老大东西这种事,日本人也算干得驾轻就熟,而且基本上也没弄出什么严重后果来。喜欢看架空的都知道,科技树这玩意是要爬的,一项新技术出来后,第一时间多半只能当技术储备,要想应用还需要大量的配套技术支持,不是说你把飞机尾巴造得登峰造极就可以量产大飞机了。做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美国人在这方面说好听点是自信,说不好听就是自负,他其实不怎么在乎别人偷他的东西,以美国和其他国家在科技方面的代差,等到别的国家完成配套体系的建设后,他这里没准已经升级好几代了,而且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你想用我的技术,就得跟着我建立一样的技术体系,整个研究体系都是美国人造出来的,哪里有沟沟坎坎自然他自己最清楚,跟在后面的,永远只能上气不接下气的跟着,只要领跑的不拉松,就只能越落越远。而附加的一项好处是,大家的体系都差不多,你把我的技术偷去了,没准我再偷回来的时候,还能顺手牵回来点有用的东西,这玩意可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同样一项技术,当然在高明的人手里更能发挥作用。
但是这一次,日本人的运气不怎么好,偷东西的时候出了一点意外,于是,潘多拉的盒子掉在了地上,摔开了一条缝!
第六十八章疫情的起源(三)
一般来说,职业间谍的生活并不像小说和电影里那样滋润,当然就像越反战就越要拍出战争的残酷性一样,要是谍战片都拍得沉闷残酷,那就没人看了,不论是写小说还是编剧本,对不对得起笔下的角色另说,首先得对得起观众。
美国人不在乎别人偷自己的技术,不代表自己家里就不设防,正相反,他防得还挺严实,前面说了,一项新技术要实例化,需要很多的辅助技术支撑,要是被人连这些基础技术都一鼓脑的拿走了,那可就没得混了。所以美国人的反谍报工作做得其实一直都不错,就算对自己的铁杆小兄弟,也从没有两眼一闭过,睡觉的时候也最少睁着一只眼睛。
都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掂记,只有千日作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更何况日本人偷的是自己研究的东西,那叫一个驾轻就熟啊。然后这就看出职业间谍和业余间谍之间的区别来了。这次下手的当然是一个业余的,说起来和丁飞羽是同行,他本身也是一个研究员,平时搞科研,偶而才拿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实知识是需要传承的,上个世纪有位孔老夫子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只不过没有归纳好,他老人家说“偷书不能算偷”,结果被人鄙视了,其实他要说“偷知识不能算偷”,基本就能上百家讲坛了,可见你立论再高明,也得有个好标题,标题党才威武啊。
按说身为一个间谍,你把自己那份工作干好就行了,没想到这个临时转职的家伙大概是好莱坞大片看多了,英雄痰气发作,顺手还想捎上崔道子的研究成果。韩国人可没有美国人那么好糊弄,话说回来,就那么点家底,不捂严实了也不行,一松手就没了。于是转职盗贼刚刚下手就被发现了,然后发生的事情有多个版本,但是按道因的说法,他一个都不相信,传播这些谣言的人明显并不了解生物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当然这并不影响结果的形成,基地的美国警卫与日本研究员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枪战,业余间谍被当场击毙,但是实验室也发生了大范围的泄漏,也就是沃姆在地下室里记录下的那一次泄漏。
对于这次事故的成因,道因认为是因为枪战引起的破坏和高温促进了不同种类的生物融合,导致日本研究员随身携带的孢子样本发生突变,本来仅仅做为载体的孢子在进入人体后激发了另一个化学反应过程,所以引起了可怕的后果。
但是要确定这一点并不容易,谁也不知道当时有哪些生物标本混合到了一起,更加无法复制当时的现场条件,要知道,大多数低级生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表现出的特质也不完全一样,没人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作为研究基地的五十一区从担负这个任务后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准备应付类似的事故,所以这一次的意外除了给基地实验室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外,并没有扩散出去,并且幸存的科研人员拿到了变异后的生物标本。
正当所有的知情人都在额手庆幸的时候,一个意外出现了,基地的一个研究员在事故发生时正准备离开,他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了变异后的孢子,然后在基地被封锁之前离开了五十一区。
对于这一点,叶知秋表现出极度的怀疑,他绝对不相信一个业余间谍能够在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手里坚持太长的时间,更不相信五十一区这种级别的军事基地执行应急预案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漏洞。
面对叶知秋的指责,道因有些无奈的摊开了手:“你说得对,不过那个研究员有些特殊。”他伸手示意叶知秋先不要说话,然后接着说道:“他的父亲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他的家族在国内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他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