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看到楼顶上的混乱,叶知秋不禁感叹了一下,感情美国人民也有手无寸铁的时候啊。这个时候要是再不出去,人家就要清场了,按叶知秋的经验,捉舌头一定要照官大的捉,这个乔丹能够代表阿什福德,级别怎么算也不低,可不能就这么让他走了。叶知秋自问没有百万军中取上将脑袋的本事,于是一闪身就站了出来。

要是按经典出场方式,叶知秋应该咳嗽一声,然后踱出去,可惜现在一片混乱,别说叶知秋咳嗽,就是他仰天长啸,现场也有人比他叫得更大声,所以叶知秋也不废话,拔出手枪照天上就来了一枪,果然很有效果。

第三章 卡西迪

叶知秋出场时的样子还是比较拉风的,他的防弹衣外面套着战术背心,上面插满了弹夹,左肩下挂着两个战术手雷,腋下和腿上的枪套里各插着一支手枪,肩上还斜挎着一支4a1。其实他还带了一支21,这从他的战术背心上还插着两个762的弹夹就能看出来,可是他降落的时候是摔下来的,21就没腾出时间带出来,现在那飞机还烧得热乎,那枪肯定是拿不出来了,拿出来也不能用了。

乔丹看着叶知秋大模大样的样子,心里有点吃不准他是干什么的,伊莎贝尔的人都是和平主义者,手里根本没有武器,更别说像叶知秋这样全幅武装、披挂整齐了。他看了一下四周,看到手下们都停了下来,有些人还有些不知所措,大概是看叶知秋把枪收起来了,居然没有用枪指着叶知秋。

乔丹对手下的表现很是气愤,又不好当着外人的面训斥他们,只好把气出在叶知秋的身上,不过对方好歹把枪收起来了,如果自己还用枪指着他,不免显得太过紧张,于是他扬了扬手里的枪,问道:“你是谁?”

叶知秋莫测高深的一笑,说道:“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女人和老人的?”

楼顶上并不全是女人和老人,但是既然叶知秋准备捣乱,当然要找个占理的说法,胡搅蛮缠只会让对方警惕并且愤怒。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觉得对方可以讲理,而且自己又有理,那么总是会首先尝试说服。而如果觉得自己没理或者觉得对方不可理喻,当然就会开始考虑其它的办法。

乔丹皱了一下眉,他在阿什福德手下一直是突击手,但是人却不是一根筋。那种喜欢使用直肠子打手替自己办事的人本身也聪明不到哪里去,因为大多数时候,你根本想不到这样的人会做出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来。阿什福德自己在社会的底层混了这么多年,见过无数次忠心护主的人替主人招来杀身之祸的例子,所以选择乔丹来替他驱赶伊莎贝尔,就是因为这个人脑子够清楚。

对于叶知秋提到的女人和老人的问题,阿什福德这个集体的内部也有很大的分岐,大家刚刚还在文明社会里聊天打屁,突然就坠入了无序的混乱中,很多人的确感到了绝望,但是在经历了短暂的杀戮之后,阿什福德又迅速重新建立了秩序,尽管这种秩序如此脆弱,但是仍然立刻成为了幸存者们的向往之地。所以阿什福德的实力迅速壮大的时候,加入他的团体的人也并不都是他从前熟悉的人,其中很多人在从前也是受过良好教育,过着体面生活,每个周末都考虑去哪里度假的上流人士,在这些人看来,女人和老人是应该受到保护的,应该受到驱逐的只是那些游手好闲的年青人。

乔丹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他清醒的认识到这会害了所有幸存下来的人,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养活这么多不干活的人,更何况他们的身上还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阿什福德虽然没受过多少教育,但是和他一样,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让他来处理这件事。事实上,乔丹一直认为,那些反对者并不是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只不过他们还在指望灾难过后,能留下良好的名声,以便为自己的将来争取一个更好的地位。

在这一点上,他们这些和阿什福德一起为生活挣扎的人看得最清楚,如果连今天都过不去,哪里还有明天?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叶知秋,看着他身上精良的装备,突然心里一惊,脱口说道:“你是汉斯的人?你是怎么进来的?”

叶知秋正在心里盘算如果自己突然跳过去用枪顶住乔丹的脖子,局面会怎么样。乔丹手下的表现很够菜,明显没有受过足够的训练,但是有的时候,叶知秋宁愿面对训练有素的敌人,这种人对紧急情况的反应已经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叶知秋能够在行动之前就猜测出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但是对于一群菜鸟,他根本不能确定这些家伙会怎么做。很可能在自己控制住局面之前,有哪个家伙会因为紧张一枪轰掉乔丹和自己的性命。

于是在听到乔丹的问话后,叶知秋并没有行动,他摊手、耸肩、微笑,慢慢的做足了全套,才开口道:“卡西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