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叶知秋觉得自己真是呆到家了,连忙纠正道:“我只是来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

妮可笑了笑,摇头道:“你们两个还真有默契,她也刚刚吃完。”她指了指左手边的厨柜:“那里还有一些,要不要我给你热一下粥?”

“不用了。”叶知秋连忙感谢,自己走过去找,嘴里问道:“在写什么?”

“日记。”妮可说道:“这几天我每天都写,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

“比如什么?”叶知秋打开柜子,拿了个盘子开始挑东西。虽然吉尔去了卫生间,但是她回来的时候,还有妮可在,这让叶知秋觉得好过一点。

“对丧尸的一些猜测。”妮可说道:“我们对这种生物的认识还非常少,而且缺少直接的接触,无论最后对它们采取什么措施,都需要首先了解它们。”

叶知秋点了点头:“中国有句古话,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妮可仔细听了叶知秋对这句话的解释,点了点头:“很像经典物理的理论,只要条件足够,未来就必然会发生。”

叶知秋一愣,妮可对这句话似乎并不感冒,不禁奇怪的问道:“怎么了?”

妮可看出叶知秋的疑惑,微笑着解释:“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达到却很难,我们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条件,总是有一些会影响结果的条件被忽略。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道理只是在概率范围内生效。单个案例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有当案例的基数足够大的时候,我们才能从统计学的角度证明成功。”她笑了起来:“这是我读医大的时候,教授一直提醒我们的,那时我读临床医学。”说到这里,她收起笑容,慎重的说道:“事实上,任何实验研究都是在通过结果逆推条件,而结果总是包含太多的混沌,就像瑞利发现惰性气体,也许他当时把实际结果当作误差忽略掉,我们还会发现惰性气体族吗?”

叶知秋先是有些困惑,他仔细想了一下,就发现了问题。妮可说得对,单个案例的确无法确定结果,但是“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作为兵法提出来的,对于一场战役来说,它总是由足够多的个体来组成,所以完全可以不考虑漏掉了什么细节,像西方谚语中掉了一个铁钉,灭亡一个国家的事才真的是“单个案例”。

他皱眉说道:“为什么这么说?你认为我们发现的那只丧尸不能代表它的同类?”

妮可慢慢的见起身,她叶知秋离得不远,她活动了一下身体,才说道:“你总是让我很奇怪,你有强壮的身体、敏捷的身手,还有灵活的大脑和敏锐的观察力,你究竟是做什么工作的?”

叶知秋笑着摇了摇头,用手里的勺子指了指脸上的伤痕:“敏锐的观察力哈?我就从来没注意过戴安娜是个女孩。”

妮可也笑了起来:“所以我才奇怪,你当时也没有注意到那只丧尸的性别,你似乎对女性缺乏敏感。”

叶知秋一愣,仔细打量着妮可,烛光跳跃着,在妮可的脸上投下层次分明的阴影,他迟疑道:“你是在暗示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