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不管各人私底下心里怎么想,但那一天,在王路家的客厅里,所有崖山有头有脸地人都表示:王哥虽然暂时不在崖山,但是——凡是王路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王路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崖山,过去、现在、将来,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王路指出的道路。谁要是敢反对,就砸烂谁的狗头!

陈薇就此稳稳坐在了当家主母的位置上,做起了不需要垂帘的垂帘听政。

这很讽刺,因为以前陈薇也是非常讨厌父死子继的封建传承模式的,对新闻里的官二代现象深恶痛绝,但如今在崖山,她却牢牢抓住王路遗留下来的权力不放,因为,只有控制崖山,才能确保王比安的安全,谁如果想从她手里夺走崖山,陈薇确信自己会毫不留情动用封海齐、周春雨手里的力量。

陈薇治理崖山,通盘继承了王路的各项政策,这种时候,一动不如一静,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因为是小学老师出身,陈薇更注重书面报告,而不像王路,蹲在田头聊几句,然后拍拍脑袋就定个政策。

一般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陈薇都让相关负责人打个文字报告给自己,然后进行批示。除了农业部陈老伯这样不太会文字案头工作的老人家,别的部门都很赞同陈薇的这一“新政”,大伙儿以前不少都是在单位工作的,这文件来来往往,才有个正规军的样子嘛。崖山如今兵强马壮,人口众多,总不能真的像生产队一样一直拍脑袋办事了。

陈薇翻看了几份文件,都是些日常性工作,张丽梅汇报了近期新增的人口,以及人员工作分配动向;李波和裘韦琴汇报了恢复邻近几家机械加工厂的工作进度,缺少熟练技工和原材料,仍是制约工厂复工的关键……

第六百七十三章 有人要变修变天!

陈薇边看边批示着,老俞头送上来的是一份物资表格,夏粮还没收割,仓库物资在持续消耗中,虽然物资还没到紧缺程度,但他要求进一步节省口粮,以备不时之需。

钱正昂的报告最简单,就两字——“要人!”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本就象大熊猫一样稀缺,少了冯臻臻后,茅丽这个美女护士技术却不过关,打个针都能扎出血来,钱正昂红着眼珠子跑民政部要人,可医务人员在哪个幸存者定居点都是宝贝,轻易不会投奔崖山这样偏僻的小地方。

朱亚珍也打了份报告来,说广播站库存的影视剧都放完了,已经开始第二轮重播,希望武装部的物资收集小队能从外面找些新的影视剧来,不要光顾着找吃的,“精神文明和物资文明要两手一起抓,一样硬”……

陈薇一一做了批示,抛开王路失踪这件事不说,崖山如今的发展其实非常平稳,外部有个安定的环境,周边丧尸也不再骚扰,各项工作按部就班,至关重要的人口也在持续稳定增长中。陈薇有时批着批着会突然停下笔来,望着报告发怔,原来不知不觉中,王路居然积下了这样大的一个家当。他以前可是个只会宅在家里闷头码字的标准宅男啊,他,可真不容易。

也许在有的人眼里看来,王路就是个窝囊废,不会爆兵爆枪爆坦克飞机,然后一路平推杀光丧尸智尸天下我有——这可不是打游戏只要打怪升级,末世里,王路除了和丧尸智尸搏命,更要和身为同类的幸存者斗,他手下的人不是关张,也没有白盔白甲的银枪赵子龙,除了封海齐有军事经验,其他人都是些平头小百姓,更不要提什么高科技人才了,能磕磕绊绊走到现在,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陈薇知道,其实崖山内部也有个别人对王路的沉稳有余进取不足抱有不同意见,比如在处理基地的问题上,就有人认为应该干脆除掉老大王桥,然后全体搬到市区去,最多在崖山留下农业部和水电站的管理人员。可他们却不想想,王路收伏基地本就用了见不得人的手段,以小吞大是这样好吞的?没有老大王桥压制着,那些基地的异能者和枪手怎么会听王路一个外来者的话。也幸亏王路办事稳妥,这次受袭失踪,如果是在市区基地,那些个个都有野心的异能者和枪手怎么可能听自己这样一个弱女子的话,孤儿寡妇,还不知怎么被人欺辱呢。

这世上啊,总有些看人挑担不吃力,在旁边只会指手划脚的自以为高明之徒,没办法,嘴炮无敌,三炮万岁啊。指责那些勤于做事的人,永远是最简单最没有风险不需要付出又能体现自己英明神武的不二法门。

陈薇揉了揉发酸的眉头,举起了一份报告,只看了一眼标题,她就皱起了眉头——“论崖山实行绩效制度的必要性”。

这不是一份报告,更像一篇论文,作者详细地论述了大锅饭在种花家历史上导致的恶果,罗列了目前一大二公的分配制度在崖山造成的恶果,分析了如果实现简单的绩效制度将给崖山的发展将带来多大的好处,最后,还设计了几个绩效分配的方案供陈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