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喻峰忙道:“王队长你莫急,我和陈老伯早就有准备了,增加土壤酸度有的是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投放酸化草炭调酸剂,原料也就是粉碎的干草炭和15%的稀硫酸。这两样东西,崖山有的是。”
虽然知道郑喻峰是农业专家,王路还是被“稀硫酸”这三个字吓了一跳,在这货的脑子里,这玩意儿就是争风吃醋用来毁容的,他吞吞吐吐地道:“硫酸?这玩意儿,会不会把秧苗烧坏啊?”
郑喻峰道:“王队长放心吧,这调酸剂农业上大规模使用的,不要说我,连陈老伯也能随手就配。不过如果王队长还有顾虑,我也可以用些糠醛渣来增加土壤酸度,这东西就是纯用玉米芯、玉米秆、稻壳、棉籽壳水解而成的,陈老伯也一早备下了不少。”
王路连声道:“你们是专家,自然是听你们的,我不干预不干预,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吧。”
接下来,陈老伯和郑喻峰两人又就旱育秧还是塑料软盘育秧嘀嘀咕咕商量起来,其中还夹杂着关于冬种的油菜要防治菌核病的事儿,王路只能在旁边傻乎乎地笑着干听着。
说真的,他到田头来,真是帮不上什么忙,刚到崖山那会儿,陈薇还好歹种了几亩小菜,王路根本连锄把都没握过,他之所以巴巴亮个相,只是代表一下崖山全体上下对春耕的重视而已。
汉文帝都要亲自扶着犁耙耕田,以前中央的一号文件永远是关于农业的,天朝就是以农立国的农耕文明,王路自然知道这个理儿,所以,对农业的重视,再怎么也不过份。事实上,武装部自尸潮过后的一应任务,都是围绕确保春耕开展的。
王路在田头忙碌时,陈薇在家里收拾好后,也准备去上班——其实就是去给崖山的孩子们上课。孩子们每天先接受武装部教官的军事训练,然后是由陈薇上基础文化课,下午是到各部门参加实习,有时还要参加集体劳动。
陈薇催着还在厨房收拾东西的陈琼:“快点,可别迟到了。”陈薇对给孩子们上课,有些焦虑感,因为她毕竟只个小学老师,可现在年龄最小的黄冬华,也把小学的基础课程都学完了,陈薇教初中的就感到有点吃力,不得不在家里先自习,真不知道以后教高中的课该怎么办好,至于大学——好吧,这还是远到没边的事儿。
陈琼正把早上吃剩下的饭菜往冰箱里塞,她突然咦了一声:“奇怪,昨儿晚上吃剩下的鱼呢?谁吃了?”
陈薇不经意地道:“大清早的,谁会吃腥气的鱼下饭,陈琼你肯定看错了吧?在冰箱里找找就是了,肯定在角落里。”
陈琼道:“真没有了,这鱼昨晚上还剩下半条呢,我就放在最上格,可现在连盘子都找不到了。”
陈薇一愣,走过来,探头往冰箱里看了看,那只放鱼的盘子,外形很特殊,是鱼形的,所以非常好辨认。果然,冰箱里并没有那盘子,更不要说剩下的半条鱼了。
陈薇皱着眉道:“别找了,咱们先去学校吧,等晚上再问问看。该不是王比安嘴馋偷偷吃了吧。”
陈琼嘀咕道:“哥才不会做这种不着调的事儿呢。”说着,走到垃圾桶边,打算将垃圾带下楼——崖山如今已经有了初步的垃圾处理机制了,考虑到物资的重要性,垃圾都是分类的,厨房垃圾单独打包,其他生活垃圾专门上缴,经过回收后,才能统一丢弃。
陈琼拎起垃圾袋,却听到袋子里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她低头一看,惊叫一声:“哎呀,这盘子怎么在垃圾袋里?还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