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黄琼红着脸蛋坐了下去,从始至终没看王比安一眼。
崔大妈乐呵呵地道:“对,对,对,王比安说得对,到底是重点学校出来的,说得一道一道儿的。”
崔大妈指着旁边一个大竹箩道:“那,这就是我收集的踩过背后的鸡蛋——就是啥受精蛋来着,一直没舍得吃,就想找个机会孵小鸡。”
崔大妈絮叨着:“其实这自己孵小鸡的活儿,我也很多年没做了,乡下有专门的养鸡场用机器孵蛋的,孵出的小鸡不但壮实,而且还能控制多出母鸡还是公鸡呢,可神了,自家要养鸡就去买几只就是了,都提前打过疫苗,不容易得病。我这自己孵蛋的手艺,还是以前咱们国家还没搞那啥开放的时候和我妈学的。”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拿几个灯泡来,就是老底子那种用灯丝的灯泡,不能用现在的节能灯,15瓦或者25瓦的都行。然后把鸡蛋放在垫了棉花的泡沫箱子里,上面挂上亮着的灯泡,旁边插个温度计,温度大概也就35度到39度,这样孵上21天,小鸡就能出壳了。”
草坪上的孩子们窃窃私语起来:“原来孵鸡蛋这样简单啊,开关一下灯泡就行了。”
陈薇连连拍手道:“大家静一静,崔大妈说起来简单,可真孵起来可不容易,咱们现在手里的鸡蛋就这样多,如果孵坏了,那过年时有人可就要少吃几口鸡肉了。大家要注意,这孵鸡蛋时,还要通风,得找个干燥通风的房间,因为鸡蛋也是要呼吸的,不然小鸡还没孵出来,先把它给闷死了。而且大家一定要密切观察温度,无论是高了还是低了,都会影响小鸡的出壳,第一个星期孵化温度最好是385度,第二个星期是38度到37度,最后一星期是37度,无论如何不能超过40度,那样的话鸡蛋就烤坏了。”
王比安又插了嘴:“那就变成煮鸡蛋了。”而在他旁边,黄琼正拿着支笔认真记着陈薇讲的要点。
陈薇也顾不上训王比安,又接着道:“除了时刻观察温度,大家还要经常翻蛋,因为这样可以防止里面的小鸡粘蛋壳,每6小时要翻动一次,翻的时候手要稳,要快,不要来回晃动。”这时,崔大妈在旁边配合地做了个翻蛋的示范动作,让孩子们看样学样。
林久原是高中生,原想着年纪比较大,学这种孵蛋什么的过家家的玩意儿没什么意思,还不如跟着裘高工多学点电气知识,但听着听着倒也生出兴趣起来,这也算是很实用的生存技能吧。他想了想举起了手,在得到陈薇示意后才站起来,认真地道:“陈老师,我们之所以学人工孵鸡蛋,就是为了防备今后现代化工具用不上时可以应急,可如果要用上灯泡的话,还是太过于依赖现代化设施了,要知道,除了崖山,很多地方现在还不通电呢。”
陈薇连连点头:“不错,不错,林久这主动开动脑筋值得表扬,大家想想看,除了用灯泡供暖,还有别的办法没有?”
有孩子嚷嚷道:“可以用太阳光。”
很快有人嘲笑道:“到了晚上怎么办啊?”
“烧个火坑,就象北方人那样!”
“切,火的温度太高了,一不小心就把蛋烧熟了。”
倒是郑佳彦,侧头想了半天后细声细气道:“咱们可以用热水袋啊,灌进测好温度的热水就行了,只不过要记得经常换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