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由农用车供电,就放在晒稻谷的席子边,呼呼吹起来。

陈老伯指挥王路等四人,各端着只装满了稻谷的筛子,站在电风扇前,高高扬起稻谷,再用筛子接住,不停重复这一个动作。

扬起的稻谷在电风扇的吹动下,稻秕、灰尘、稻叶、瘪稻等物,都被风给吹跑了,甚至连一些分量较小颗粒不大的稻谷,也被吹到地上。

通过电风扇初步筛选过稻谷后,陈老伯又教大家把挑出来的稻谷装在筛子里,象打太极拳一样,不停左右摇晃上下颠动,然后捧走上面一层重量较轻的稻谷,下面就是颗粒大长势饱满分量沉甸甸的稻种了。

这筛选稻种还真不轻松,王路、周春雨等人又是第一次做这种活,动作极为生硬,等把近6000公斤的稻谷都筛选完,4个人的八条胳膊都僵直得不会打弯了。

陈老头看着精选出来的1000多斤稻种,笑得见牙不见眼,连声道:“好好好,有这些稻种在,咱们啥也不愁了。”

王路揉着胳膊,也是脸上带笑,是啊,民以食为天,这一粒粒种子,就是崖山生生不息的明天啊。

农用车拉回拉了几趟,才把精选出来的稻种和稻谷拉到了鸣凤山庄,陈老伯也没想到能挑出这样多合用的稻种,原来准备的水缸有些不够用了,王路决定,稻种一分为三,鸣凤山庄、崖山、卫生院,各藏一部分,狡兔三窟,以免出现什么意外,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周春雨带着沈慕古、钱正昂前往鄞江镇,去搜集更多的水缸,并且想法子用吊索吊几个到崖山上去,王路自和陈老头在鸣凤山庄装稻种。

稻种在水缸里盛满后,在最上面放上了陈薇缝的一个拳头大的小布袋,里面装着花椒、生姜等物,用来驱虫,把水缸搬到阴凉通风的房间内,最后在上面盖上一块竹席子,这贮藏方式看似简陋,却能保存稻种一年以上。

这天晚上,8点,王路一个人出了鸣凤山庄,站在鄞江旁,等了不一会儿,一阵哗哗的水声传来,江水里有道细细的白线涌过来,浪头不高,但水流较急,皎口水库在放水了。

王路抬头向着遥远的水库方向笑笑。皎口水库的隐身在幕后的女首领,倒也称得上一个“信”字,好、好、好,今后有得打交道。

自打收完了稻种后,王路就带着陈薇、王比安、谢玲和梨头回到了崖山,陈老头、崔老太和沈慕古驻扎鸣凤山庄,周春雨和钱正昂驻扎在卫生院,三地之间如今有电话线相连,交通往来有农用车和竹筏,倒也方便。

王路突然发现,自己的日子一下子变得有些无所事事起来。

这天早上,王路在床上翻了个身,在梦中吧唧了几下嘴,闭着眼,用枕头擦了擦嘴角旁的口水。

王路身下的床,已经从单人床换成了一张2乘2米的双人大床,梦神牌棕绷席梦思,牛皮席子,其实龙王庙的卧室里不仅仅床换了,几乎是大变了个样。

破损的玻璃终于补上了,王路和周春雨两人在打碎了n块玻璃后,终于在鄞江的一家玻璃店里,用金刚石刀,划了块同样尺寸大小的玻璃块来,用玻璃胶打底,小钉子夹边,将玻璃装上了窗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