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包括陈薇在内的三人,齐齐咽了口口水。
这——只不过是四人以前再正常不过的生活,如陈薇和谢玲,还要嫌这些菜太过油腻——胆固醇太高了。但现在,天,光是想着红烧大排那油汪汪的颜色,就让人食指大动。
王路总结道:“我们想在这末世活得更好,就需要身体更棒,而要身体棒,我们就要吃得更好。就这样简单。”
王路看了看身边的三个人,最后把视线落在了谢玲身上:“有你在山上,我们人手就宽裕多了,上次寻找王比安的路上,我已经想进一步开拓山下农田的资源了,现在我们是身在宝山却没招儿,白白浪费了不知多少好东西。”
谢玲点了点头:“就是,别的不说,那荷花塘里就有多少鱼啊。江南农村淡水养殖那是遍地开花,河鲫鱼、胖头鱼、黑鱼、牛蛙、甲鱼、基尾虾……”
陈薇两眼都发光了:“就是啊,其实老早以前我和王路就提过到村子里搜索的事,鸡、鸭、猪、牛、羊、兔,虽说现在多的是规模专业养殖场,但也有个别农家家养的。细细找找,总能找到那么一两头,运气好的,能找到一公一母来,养了下仔,过几年就是一窝。”王路看陈薇的眼神,就是知道她又陷入“鸡生蛋蛋生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的梦想之中。
王路自然清楚,规模化养殖并不是想当然的事,没有背后工业化的饲料生产和兽医技术的支撑,你连个养鸡场都开不起来,一场小小的鸡瘟就能一夜间灭了所有的鸡。
不过,现在说这一点还有点远。还是说点实在的。
王路拍了拍床头道:“沿江而上,搜索周边更广阔的农村是肯定要做的,等我身体养好了,这是我和谢玲要做的头等大事,不过今天我们先说道说道如何利用下手头的资源,别忘了——”他扭头向王比安:“这小子是问怎样抓黄蟮来着。”
这倒是,再光辉的远景,也不能现在当饭吃啊,先把这滑溜溜的黄蟮对付了,捉了吃到肚子里是正经。
王比安早被在天空中飞的各种各样的肉馋得眼晕,连忙拉着王路的胳膊问:“老爸,你肯定有法子捉黄蟮对不对?”
王路小时候倒也捉过黄蟮,那时候甬港市区也就鼻屎大,中学校门外就是农田,他教给王比安钓小龙虾这一招就是那时学的,黄蟮啊泥鳅啊也没少抓,但那基本是同学们在泥塘河沟里玩水掏泥巴时误打误撞的。这专业的捕黄蟮法嘛——感谢tv7频道,里面有集节目就讲过怎样捕黄蟮。
当下王路和大家细细说了:
从后山砍些竹子来,不用太粗,有两根指头粗就够了。一节一节锯下来,就是小竹筒,在其中一头打个洞。
然后在竹筒里放进腐烂的小鱼小虾。
到黄蟮出没的沟渠边,在泥土堤岸上找圆形的小洞,那就是黄蟮的家,把竹筒塞到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