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郁听到这个数字,首先滑过脑海的念头竟然是:如果有铜矿也有那样的密度?那么不是说,我吞噬几厘米的铜矿,就可以进化出铜体了?
一亿吨,正是食金者大脑进化所需要吞噬的金属的数目。
不过苏郁,明白,铜矿是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密度的。中子星,顾名思义,就是指纯由中子组成的星体。在中子星上,没有电子,也没有质子,也没有原子,是不可能形成什么金属的,顶多只能算是一种致密的物质罢了。
“不过,黑洞的密度,比中子星还要大的多。像太阳那么大的恒星,如果缩成直径两三千米的圆球,密度就会达到每立方厘米几百亿吨,相当于中子星的几百倍。
这个时候,这个星体表面的引力会非常之大,大到连光线都无法逃逸出去,人眼也就看不见它,就被称作黑洞了。
由于黑洞的引力非常大,所以它附近的物质,都会被吸走。
一般说来,体积越大的恒星,越有可能形成黑洞。像太阳那么大的恒星,基本上是很难变成黑洞的!”
“啊,原来黑洞只是一个浓缩的星体,而并非真的是一个洞?”苏郁道。
“当然不是,而且黑洞的体积一般都不大。你看到的圆环的面积,就和黑洞的体积成正比。
然而,现在的这颗黑洞,面积甚至被恒星还要大,真是奇怪!”
“面积比恒星还要大,那么没有变成恒星之前,它的体积该是多么大?”苏郁惊叹道。
“不过,体积越大的恒星,变成黑洞的时候,密度就可以越低一些。就是不知道这个黑洞的密度怎样,如果密度超大,体积超大,那么引力势必也是不可想象的庞大!”
“那么岂不是如果被吸了进去,就不能再逃出来了?”苏郁问道。
“大体上就是这样的。一般来说,能够抵抗引力的只有速度和距离。虽然在黑洞表面,光也逃不了。但是如果速度超越了光速,就可能逃出去。或者,在离黑洞足够远的地方,你都不一定能感受到黑洞的吸引力。
所以,如果想要摆脱黑洞,就要结合这两点,在离黑洞足够远的地方加速逃离。
离黑洞越远,越容易逃离。如果被吸入了黑洞表面,所需要的速度也是极其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