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关心美女。”夏冰嗔怪地点了点小佛的额头:“西施当然思念他了,于是也逃离皇宫,天涯海角地寻找范蠡,并终于找到了他。”
“这么巧,以为写小说啊,想么来么。”小佛不太相信。
“这是传说,领会精神,别打岔!”
“反正两个人就在江苏宜兴开始为老百姓制陶,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也使宜兴成为著名的陶都,紫砂壶被称为宜兴紫砂壶的主要原因。”夏冰不太会讲故事,但为了引起小佛的兴趣,还是勉为其难地说完了这段并不精彩的传说。
“人们为什么喜欢紫砂壶呢?我觉得,搪瓷杯更实用些,盛的茶水又多,凉的又快。”想起以前当民工的日子,小佛非常怀念那时端着搪瓷杯在街角打屁的时光。
“搪瓷?没听说过,是一种现代瓷吗?”夏冰打小就用的是保温杯、青花碗,这搪瓷,还真没见过。
“这都没见过,搪瓷就是在不锈钢杯子外面烧上一层瓷釉的最新科学环保型瓷杯,广泛应用于劳苦大众,比如我们这种人,你一个富家小姐竟然不知道搪瓷杯,太小资了吧。”小佛用一种瞧不起的眼神看着她,好象在看一个怪物。
“日用品?哦,我说呢,不就是街边卖的那种有点瓷的铁杯子么,你不解释我都忘了,这种搪瓷我也知道,19世纪初诞生于欧洲,一开始是铸铁搪瓷,后来改进了,有不锈钢的也有其他金属材料的,的确非常环保,当然,也非常的便宜,不属于艺术品的范畴,你净打岔,说艺术的时候提什么喝水的茶缸子。”夏冰对于小佛的打岔能力非常的无语,讲这么半天,还没进入正题。
“这你都知道,我勒个去,你简直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啊,查么有么。”小佛这话绝对不假,夏冰自小就是一个才女,学什么会什么,看什么记什么,兴趣广泛,过目不忘,从小就以跳级的方式上学,十三岁进入清华大学,十六岁拿到博士文凭,脑子里装的书不比图书馆的少。
“好啦,别打岔,从现在开始,认真听讲,不然以后别上我床!”夏冰的证据已然象小佛的老婆一样开始威胁起来。
这话果然管用,小佛顿时闭上嘴,再不打岔。
第五百一十九章 紫砂壶与茶道求解
紫砂壶之所以得人喜爱,皆因其独有的泡茶不夺香的特性,文震亨《长物志》中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道出了紫砂壶的显著特点,再加上紫砂壶独有的造型美观,风格多样,独树一帜的外型,更让它成为收藏界的宠儿,古往今来制壶名家倍出,更让紫砂壶从日用品上升到了收藏品,久盘如玉的特性也使它的收藏显得更有价值和乐趣。
“这紫砂壶有七大优点,你知道吗?”夏冰想探探小佛对紫砂壶的了解程度。
小佛摇头不语。
“其一,泡茶不失原味,即色香味皆蕴;其二,壶耐用,空壶以沸水注入也有茶味,即能养茶山;其三,茶叶不变质;其四,耐热性能好,冬天沸水注入无冷炸之虞,还可火上煮茶;其五,传热缓慢不烫手;其六,越用越美观,《阳羡茗壶系》有文曰: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其七,泥色、风格多变,名家倍出,极具收藏价值。自明代中期以后,紫砂制作名家迭起,有明代之供春、时大彬、徐友泉,清代之陈鸣远、陈汉文等,都是一代巨匠。乾隆时期的陈鸿寿与陶艺家杨彭平等合作制作的曼生壶更是巅峰之作,融紫砂与书画、镌刻于一炉,把紫砂艺术推向高峰。”一口气把紫砂壶的优点说完,夏冰用余光观察着小佛的反应,见他有点感兴趣又有些呆痴,看来还是不太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