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朋族公元10年发布的《工人等级评定》,工厂工人按照专职技术,被分为普通、技工、技师、研究员、工程师五个等级。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工资一般也是按这个等级发放。
在之前所做的准备中,晨光了解到,熔炼厂普通工人的工资一般是每月250个铜币;技工300个;技师400个;研究员600个;工程师则是按情况定,平均也有1000个左右。
而晨光给众人的工资也是这个标准,《最低工资法》的标准离此也不远。
对此,在场的工人既没有高兴,也没有失落,大概是早就想到如此了吧。
不过……嘴角微微翘起,晨光等了一会儿才说道:“当然,这些都只是基础的,如果厂子某个月效应好了,大家可以获得100个铜币左右的分红奖励,对于表现好的,当然也会有相应的奖励,这些,之后我买下厂子,就会和大家详说。”
对于这一点,技师和周围的工人到显得有些意外。
相互看了看,晨光能够从其中感到一丝认同,这就是他所要的,因为之后的厂子发展规划显然离不开这些工人的帮助。
在铜币发行这几年的时间里,人们对这种小东西的依赖越来越重,没谁不愿意这东西多一点。
一开始,晨光所想的也只是将基础工资提高,但在想到朋城的那个看似浪费精力财力的‘竞争机制’之后,他就改变了心中的想法,出现了类似朋灵战争时期,战队内部的战功机制。
在大致了解了电石熔炼厂的情况后,晨光邀请了几名工人之后,便转身离开了这里。
高达3万的预估价,已经微微超出晨光的身家,他需要找一些不会参与自己事业的朋友借点。
想到这儿,他突然想起了行商环空,心中顿时一阵苦笑,谁能想到那个新手,居然是长老院长老。
不过,他也不得不感叹自己的运气,若非如此,虽然靠着自己的能力,也能做到现在的程度,但想来得多费不少心思。
公元7月1日,第一批次的、朋城的36家工厂出售完毕,晨光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第二电石熔炼厂,并改名晨光电石厂。
这一批出售的,大多是初级加工厂,一方面是加剧竞争机制,另一方面也能为政府带来了不小的收入。
谁能想到,这些贩卖小商品起家的行商,居然有这么多铜币呢,36个厂,就为管理层带来了70万的铜币收入,当然,这些都会在随后被各部门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