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日子就这样恢复正常。
之前旅行的众人,收获都还不错。
空幻那写了大半的笔记本上,既有好事又有坏事,但这对于朋族的未来而言都是好事。
因为在知道了这些东西之后,处于绝对优势的长老院,在神庭的监控下,改革起来基本上不需要担心中层管理者的懈怠问题,因此某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只要不是技术性的都在很快得到了解决。
公元9年7月1日,朋族第一部与商业相关的法令《生活类商品定价细则》,由长老院、最高管理层和神庭共同宣布颁发。
该法令规定了37种生活类必须品(谷米、大豆、盐、木炭……),在朋族内部的标准价格,并每年由朋城商部统计局,按各地情况,发布这些商品的浮动价格,严令各地不得进行私自更改,以此稳定民众逐步发展起来的商业生活。
不过,这些生活品中,大部分都是由管理层运输队运输,价格也本就是由政府指定,因此,在民众中引起的波动不大,这时候也没谁会借此挑动混乱什么的。
但被政府限定的毕竟只是那些生活必需品,在生活逐渐无忧的现在,民众对物质文化需求显然也在逐步提高(=。=),但没有规划的行商们,却在之前从白石城中传出的统一价格模式提醒下,开始产生故意提价牟取利润的情况。
而朋族现有的货物种类正越来越多,而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族群不断发展,这些商品的种类只会更多,政府要去限制,虽然不是不行,但增加的岗位人手会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在数次讨论之后,长老院确定了‘政府中立’的原则。
也就是,政府只对关系民生基本的商品进行定价监督,而其它商品,则交由民间处理,但政府则要负起对商人和民众两方的中间调停职责。
在确立了基本原则之后,真正的大动作,在第一步商业法令颁布两个月后开始出现。
公元9年9月3号,【朋城行商总会】,在政府和民众代表的监督下成立,商会会长为原行商晨光。
刚刚成立的商会,由各地行商组成,商会的责任有四:
一、商品定价。通过内部讨论,对各种非生活类常见商品进行地区定价。例如,离生产地较远的城市,可以定价稍高,较近的,则可以定价稍低,但都不得过度;
二、协调行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例如政府对于某些限制性的商品,如战队铠甲、青铜原料等,对商会下发销售目标限制要求,商会则负责通知下属行商相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