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目前仍然只在战舰和大型货轮上使用的核聚变引擎,普通民众显然要更加信赖已经普遍民用化的多变向引擎。百分之八的增幅,绝对不是一个能够被轻易超越,或者完全置之不理的数字。各大汽车公司很快就会推出新款车型,瓦斯勒甚至可以想象到那些俗不可耐,大量充斥着关于速度和推背感之类的广告词句。小型民航飞行器、城际列车、常规动力的军用机械……财团和家族们会极力推高股票市场。就像上个世纪治疗艾滋病的新药刚刚开发成功,新辉瑞公司的股票一夜之间立刻增值了三十四倍。从这个意义来说,一项得到绝大部分民众认可的技术,其实也就意味着滚滚而来的暴富、名望,还有地位。
想到这里,瓦斯勒教授又盯着赵毅仔细看了一会儿。目光里充斥着无比复杂的成份。有嫉妒和羡慕,也有若有所失的惆怅,激动之下产生的强烈兴奋。当然,也有为师者必不可少的尊严,以及培育者看到被自己浇灌苗木茁壮成长的时候,眼眸深处本能释放出来的感慨与欣慰。
“这是我所看过最好的一份作业。”
瓦斯勒微笑着,拿起摆在办公桌上的图纸,朝着赵毅的方向轻轻推过,认真地说:“这是你的个人想法?还是受到了什么启发?”
面对两名眼睛里放光的教授,赵毅只能收起充满性别幻想的思维,重新回归现实。
“如果我的奔驰跑车里加上这么一个东西,那它一定会跑得更快——”
……
地球联邦的相关档案当中,当年在s12要塞进行秘密实验项目的专家团,已经随着泛联合军的核爆,全部归于阵亡名单。
除了莫维斯,赵毅没有对任何人起提过他们。即便是周以铭上将,也只知道s12基地的幸存者们已经自然死亡。谁也不知道赵毅究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多少东西?这些人在地下世界最后的那段日子,究竟研究出多少先进科技?
赵毅是唯一的秘密掌握者。
他很清楚,对于外面的世界,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技术宝库。他当然没有傻到公布这一切。幸存者们曾经说过——外面的肮脏与邪恶,永远超乎想象。如果不想被那些流着口水满眼放光的家伙生生撕碎,就必须把这一切隐藏起来,在适当的时候,有利于自己的地点,在绝对有把握的情况下,让它们成为自己利益基础的一部分。
在赵毅看来,储存在磁盘里的三项技术,其实是自己和周以铭之间并不公开的交易——他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背景,需要得到实际意义上的权力援助。无论周以铭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他都会毫不犹豫站在自己这一边。要知道,当年陷落在s12的专家团成员,均为地球联邦最顶尖的科技人才。漫长的十八年当中,他们肯定会做出一些打发无聊时间的举动。尤其是在被彻底封闭,却还有着一个刚刚诞生婴儿的环境下,潜在的,想要迫切改变当时现状的欲望,足以转化成为他们在那个时候最疯狂的研究热情。
在人世间,永远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
想要更好的活下去,就必须获得更多认同,更多资源,更多的利益。
以机械学院学生的身份画出这张图纸,很符合逻辑——周以铭没有对外公开赵毅的真正身份,人口普查总署档案库里记载的父母双方虽然都是真名,却在军方的刻意压制下,有选择性的漠视了他的存在。当然,如果有某位好奇心过于强烈的记者,对赵毅的身份产生浓厚兴趣,想要深挖细查一番,他应该不难从正规途径拿到详细的身份证明文件。只不过……相关报道可能永远也不会发布,军方有太多强硬手段封杀所谓的“新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