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城市的人们经过集体认真讨论后,决定不再救援。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他们就算派人去了,其实也是二次牺牲,并且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牺牲。
如果曜日都城挡不住暴君的进攻,那么连这样一座由众多强者守卫的城市都无法承担起人类的最终壁垒,那这两个城市的人们就更加起不到作用了。如果暴君成功击破曜日都城,就等同于宣判了人类的死刑,他们就算不去增援,也肯定会面临之后的战斗,所以去和不去没有任何不同。
如果曜日都城挡住了暴君的进攻,他们就算不去增援,想必也能获得理解,这相当于保留了侥幸心理。
他们之所以做这样的决定,还基于另一种发生几率极小的可能,那就是曜日都城的强者跟暴君同归于尽,那么这两个城市的人们将成为最后的人类遗民,他们将承担起人类复兴的重任,所以保留“火种”的意义极大。
不管他们的理由是如何,最后的结果都一样,就是不去增援。
而实际上把守在曜日都城的各位强者也从未想过他们会增援,就算有了增援也不过是充当了炮灰。
暴君很厉害,可在景澜面前却根本就不够看。人类联邦遭受重大劫难,景澜不是没做过努力,可让她到处“救火”,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暴君没杀光,自己都先累死了。
很早,景澜等人就希望暴君能够集中起来攻击曜日都城,只有将他们都集中起来,才有一次消灭的可能。而此次围城,可以说是正中景澜下怀,简直就是求之不得。
曜日都城的占地面积已然不小,然而暴君的数量更加恐怖,将整个城市团团围住。城外的“障眼法”在上次袭城的时候就被破坏了,到现在还未修复好,人们站在外城破损的城墙上,就能看到外面数不尽的暴君,组成了一片泛着金属光泽的人海。
当初四个暴君就让曜日都城遭受了极大损失,而现在这些数都数不清的暴君,如果一起发起冲击,也许瞬间就能将都城踏平了吧!
这是许许多多人所拥有的共同想法,只有少数人不会这么想。这些人都是有实力也有能力在战斗中幸存下来的人物,他们期望的是不是将暴君彻底杀光,而是将他们击退,只要都城存在一天,人类就有再次翻身的机会。
直到此时,曜日都城各个势力的领导者,才真正意识到景澜召开的那次战备动员会是多么有意义,如果不是提前准备好了物资,光是这样被围困,人们也迟早会饿死。
许多小家族也都纷纷庆幸,多亏在第一步行动的时候都很配合景澜,否则现在就将面对无粮可吃的地步了。
曜日都城的面对的困境远不止粮食短缺这么简单,更困难的是如何组织抵抗力量,可以这样说,除了各大家族和职业者协会提供的战斗力,剩下的就是隶属于联邦的亲卫队,然而这些亲卫队成员对付一般事情还行,可要用来对付暴君,固然勇气十足,却是一点效果都没有,冲上去也只是起到炮灰效果。
另外一支奇特的战斗力,就是首领留下的亲卫队,专门由李辉负责的高端战斗力。上次战斗时,领袖略一犹豫,就错过了战机,暴君三死一逃,枪械部队完全没派上用场,也许这次战斗将能够证明他们能否对暴君起到威胁。
趁着暴君还没攻城的时候,景澜再次召开了一个会议,这次参加会议的人不多,全都是十级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