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行星背面敌人无法探测的空间较小,无法隐藏大型舰队,所以只能进行小型伏击战。都可以成为伏兵待击之所。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选择体积更大的恒星背后或是将舰队隐藏在行星表面呢?由于恒星的很明亮,如在恒星背后伏击,则势必要逆光迎敌,对观察不利。而如果舰队列队恒星前面的话,又很容易被敌探测。
至于在行星表面藏兵,则不用考虑,因为,宇宙战舰迎敌时必需要费力穿大气层,无大气星球也要先摆脱其引力,会降低攻击初速,在以能量武器为主流的星际战场之上,失去速度等于失去了优势,这对迎敌不利。
总之,实现太空伏击十分困难。
小和尚不愧是人工智能,他选择的伏击点地形极为有利,不仅仅是可以扼守住航线,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被对方发现。
现在,舰队紧贴在层层叠叠的陨石后面,这会让对方的探测器材无法施展,而且,开阔地带之后就是瓶颈,外星文明的先进武器会受到制约。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这片陨石带有轻度脉冲干扰,这种干扰让小强光脑的伏击充满了风险,与此同时,也创造了绝佳的伏击环境。
在脉冲干扰下,外星文明的探测器反馈的信息必定也要受到干扰,为小强光脑的超级舰队创造一个时间差。
在太空之中的战争,每一秒钟都格外的珍贵,因为,星际武器都是长距离致命攻击,一秒钟的时间,巨大的能量炮足以让一艘巨舰灰飞烟灭。
按照小和尚的说法,外星文明的科技比人类领先了数百年乃至千年,理论上,人类根本不可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偷袭对方,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利用些微的优势战胜对手。
优势主要是利用地形伏击,而利用地形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让对方进入伏击圈,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毫无疑问,轻度的脉冲干扰为超级舰队提供了机会。
主控大厅改装的直播室安静得令人窒息,数百双眼睛紧盯着全息屏幕上,双手则是不停的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需要的信息,紧张之中又显忙碌。为了避免泄露本方位置,全息屏幕上的影像是由光学模式转化,人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航道,纤毫毕现。
“出现了。”一个记者发出一声惊呼。
全息屏幕上,三艘如同蝙蝠一样的黑色物体出现。
光脑飞速的过滤刷新,黑色的物体越来越清晰,是三艘闻所未闻的舰船,三艘舰船恰好与超级舰队形成了一个大致水平位置,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它们的横截面,就像一张薄薄的纸在太空中高速飞行。
不过,每一个人都可以确定,那是舰船,因为,那薄薄的横截面在星光的照耀之下,闪烁着令人心悸的金属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