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数量最为庞大,也是在废土世界分布区域最为广大流民看来,无论森林还是戈壁,沙漠或者湖泊,它们只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名字——荒野。
帝国北面的战线,一直朝着大陆最为寒冷的尽头缓缓推移着。
时间已经趋于深秋,早在核冬天时期就习惯于没有足够降水的变异林木,已经不会再像旧时代那样枯黄、落叶。无论四季气候、温度如何,它们永远都是直剌剌挺立着。进化成为木刺形态的叶片,能够使水分蒸发降至最低。它们甚至拥有一定程度的智慧,懂得利用地下根系的纠缠杂乱,蔓延着寻找每一处可能存在水源的区域。某些偏远地区的帝国移民还发现——几种外形类似旧时代椰子一类的高大乔木,其果实居然拥有如同动物般的“腿脚”。那其实不过是从果实外壳延伸出来的老化节枝,却能够依靠果实内部封存的水份支持,通过与地面接触部分的感触,对各个节枝进行浸润活化或者断绝供应。以此造成高低不平的落差,使得果实能够在地面上自由滚动。
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区别界限,未来……可能会彻底消失。
很多人都看不到那一天。
可是,总有人能够活到那个时候。
也许,植物会进化成为新的人类。就如同白垩纪的恐龙,如果没有灭绝,而是继续存活……统治世界的不会是猿类进化体,而是外观形态与现代人类大相径庭的“恐龙人”。
第424章 叛意
太阳,每天都在重复落下与升起的过程。
活着,就必须为了某个目标而挣扎。哪怕是混吃等死,也是一种人生状态,或者可以说是理想。
像猪一样生活,在旧时代是很多人的梦想。
但,这绝对不是海因里希想要的。
……
北方,是连绵起伏的丘陵。阻断来自高空狂暴气流的同时,也在一个个低凹部分中间挡住寒冷,形成温暖湿润的盆地。源自古老河流分散开来的充沛水系,加上超过百年无人耕种,沉淀积累了大量腐殖质的肥沃土壤,荒草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集。从高空俯瞰,仿佛一片黄绿色的厚厚绒毯。
到处都是废墟——这已经成为废土世界最具特色,也是最为常见的景观。旧时代人类的确是把“迁移”和“利用资源”之类的字词实用到了极限。远至大海之滨,雪山跟底,随处都能见到他们遗留下来的痕迹。虽然房屋大多已经坍塌,漂亮的装饰涂料和花纹剥落或已不复存在,然而残墙断垣之间,却不时能够翻找出一堆堆枯骨。有的变成蚂蚁蟑螂的巢穴,还有的已经开裂粉碎,被风雨侵蚀成为散乱的块片。还有一些的变化情况较为特殊——在天气、环境、潮湿等自然环境的作用下,他们越来越坚硬,疏松的钙质堆积层也渐渐趋于沉淀。深埋在土壤中间也永远不可能被分化,而是与岩石层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考古学家最感兴趣化石的雏形。
对于前人,海因里希从不抱以尊敬之类的态度。但这并不妨碍他利用别人的身体,满足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特殊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