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诚不欺我。
“无妨,划拳我虽然不会,饮酒作诗自问倒也勉强。”方乾飒然笑道。
其实,从见到这个少年第一眼起,心中便升起了好感。可能,是因为两者“心意”相近吧。
楚翔领悟了属于自己的通明剑心,方乾同样也觉醒了玲珑剑心。
武者相交,本就是那么简单,对于凡俗,自然是万种不屑,诸般手段尽管使出,不过是搏一乐趣。但是对于同样层次的高手,心中却总会带上一丝亲近和尊重,纵使相互为敌,在沙场上自然是以命相搏,但若志趣相投,背后也未必不能把酒言欢。
正如那剑圣。世人只道自己败于其手,必定怀恨在心,又岂知不服固然是有,嫉恨却是半点也无。
埋剑刻书,怨愤离去?可笑,江湖谣传,能信否?
若当真葬了“飞景”,此时手中的,又是何物?
对于武者来说,兵器就是生命。对于剑客来说。剑,不啻妻友。
剑在人在,剑亡人亡,此,本非虚言。
奈何江湖多俗类,芸芸众生,有几人明了我心?
饮一口纯酿,与知交之人聊些家常,如此,足慰生平。
“方兄,三花可成?”楚翔随口问道,递过酒壶,目光,却看向了远方。
方乾顺手接过,也不讲究什么卫生,仰天灌了一大口,这才摇了摇头,叹息道:“难、难、难,纵使借着先贤经验,仗着《武典》奇功,强行突破先天桎梏,对于那飘渺天地元气的感应依旧薄弱,几乎淡不可查。意图聚成三花,难、难、难。”
“薄弱吗。”白衣少年呢喃低语,感受着丝丝元气梳理滋养背后长发,慢慢伸出了右手,掌上,似乎有着无数精灵欢快跃动。
见到对方举动奇异,方乾也不以为意,伸手从怀中掏出两册书卷,递了过去。
“这是两卷《武典》,我已经熟读,今日与贤弟初次见面,未及准备礼物,便以此书相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