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强弄回来的太阳竹第一时间被应用到了军队的电力供应上,天空之上,一架机翼透明的小型飞机在军营上方来回翱翔。
飞机的长度接近两米,展翼之后,略显庞大,几组起落架在机腹下清晰可见,最引人注目的是机头上长长的高射机枪枪管。
望着天上的无人攻击侦察机,张小强心中不由感叹,他们也有了空中打击能力,只是,无人机的开发暂还是初始阶段,很多东西都需要时间验证,这架飞机出现还是张小强按下石原野的劝说,以塑性玻璃钢为借口,搞出的第一架试验机,准备带到战场去验证。
唯一的遗憾是,张小强需要的时间太紧,电驱动的车用发动机太大,装不上飞机,暂时只能用小型军用全地形车上的燃油发动机改装,发动机的声音依旧不小,别说是在头顶上,就算隔得老远都能听到。
操作设备则是利用以前的侦查小飞机改装,火控装置取自63式轮式装甲车上的127毫米自动机枪巢,总的来说,就像废旧回收站拼凑出来的玩意儿,当这架没有人抱有期望的飞机试飞之后,取得成就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
这架无人攻击侦察机在天空的速度超快,已经打破了以前的小飞机的极限,这还是飞机的均速,一旦加大马力,只会更快,轻薄的机身让飞机整体的重量降低到最小,说起来,就算那几只起落架都比机身外壳要重。
整架飞机真正的总量就是机枪,子弹箱,还有发动机的重量,因为小飞机的操作侦查系统确实不怎么占分量。
为了保险,飞机携带的子弹不是很多,总共也就一百发子弹,足够飞机剿灭几只d2,或者几百只普通丧尸,重机枪巢又因为在机头方向,所以准确度相当不错,只要目标在机头瞄准的直线,一般都会集中。
特别是机身的优质质材,能抵挡127毫米子弹散射,抵御机枪发射时的后坐力自然不在话下,在空中做出特技也不会因为材料原因而散架。
听着发动机的轰鸣,看着在天空呼啸而过的飞机,张小强痴了,他仿佛看到了数以千万计的无人飞机掠过山峦,掠过大地,冲进无边尸海,在尸海中掀起滔天大浪,无数无人机将天空遮蔽,形成巨大的乌云,在丧尸头上喷洒着弹雨,一只只丧尸被撕成碎片,快速奔逃的s3丧尸被十多架飞机同时盯上,十多架飞机喷射着火舌,围成一个同心圆,十多条亮红灼眼的火线爆出无数的土柱最终将s3围住,瞬间,s3型丧尸化作碎片……
第1355章 难产的二代无人机
等到张小强回过神,飞机已经着地,在平坦的地面上滑行,转出一个大弯到了保养车边上停下,接着一大群军人便拿着仪器和工具围了过去,看到那边的保养车和侦察车,张小强走了过去。
配合飞机使用的车辆一共有三部,电子侦察车,维修保障车,还有一辆没有动力的弹力拖车,只要将飞机固定在拖车上,便能在不适合滑行的地方将飞机弹出去,平时也能用拖车拖拽转移,是个不小的助力。
机在停下的瞬间,就被几个战士包围警戒,不准任何人靠近,张小强自然不在范围之内,走过那些向他敬礼的战士,站到了飞机边上。
负责检查飞机的是电子侦察营的官兵,营长却是以前情报侦察连长高忠海的副手,姓王,名叫王鑫,原本不是银川军的士兵,今年25岁的他,在前年随跑长途的舅舅到银川周边的县城送货,后来被银川军所救,本身学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被军队收拢之后,意外的加入了军方的电子侦察连。
虽然年纪不大,25岁的营长绝对是张小强势力中不多的几个,王鑫却没有年轻人的莽撞,对于他本职工作相当细致,又有责任心,有破译电波的功绩,所以以士官的身份脱颖而出,成为电子侦察营的营长,另外一个叫刘诗源的少尉成了副营长,他的特长是电子机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