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国际惯例,中介带客人进入商场购物,惯例佣金为3,但因为国内司法不承认“长臂原则”,国内游客在他国受了欺诈,法律不支持他在国内起诉要求外国商店赔偿——这是干涉“他国内政”——所以,导游们可以“合法欺诈”中国游客。因为不骗白不骗,骗了也白骗。
所以,只挣3的佣金,华人导游都觉得太少。为了争取更多的回扣,他们宁愿带客人去假货店——基本上,华人游客在国外的购物场所,都是由华人导游带去的、由当地华人开设的伪货劣货店,甚至很多商品都是国内生产。
自助游游客情况稍好点,因为他们可提出自己希望去的地方。但因为他们都是大客户,导游所获佣金虽少,金额却大。所以导游一般喜欢带这样的旅游团。
马来西亚双子塔登塔游览票每日只售800张,所以,普通游客团一般无法获得登塔票,偶尔有零散票发售,导游也不愿费力排队购买——因为登塔票没有回扣。
所以,当其他团队导游遇到执意要登塔的游客,他们一般要多收部分佣金,然后将他们托付给同行。而这种开恩,只对前期购物状况令自己满意的游客才网开一面。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所以,按惯例,华人导游在双子塔游览完毕后,会安排一次购物。这时,那位随行登塔的新伙伴也会随着这支旅游团行动,而他购物回扣则用来冲抵导游费。
这是华人导游界的行规与潜规则。介绍这种豪爽的大客户,按规则,新导游需返还部分收益给介绍人,即原来的导游。
这种私下里的交换都是瞒过公司进行的,因为这种“转让”行为触犯了当地法律,所以那位导游领到小孩后,立刻遮遮掩掩带着游客登上了电梯,半途中,他犹在纳闷:“怎么,这客人敢自己行动,到楼下商场乱逛?”
登上空中走廊后,那小孩似乎从不怯生,自己背着一个旅行包,一个人东转西转,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而后钻入某个地方不见身影。临走时,正当导游担心小孩失踪,那小孩牵着他“父亲”神秘出现。
这是位面色苍白的中年男人,他带这一付大大的名牌墨镜,遮住了半个脸,一条沙滩短裤,显得极为精干。导游偶然发现,如果不细看肤色差异,他一身装扮——衣服、手表、鞋帽,与队内的一位游客完全相似。巧合的是,两人的身材也极度接近,从背后看,几乎分辨不出差异。
当然,这想法仅在导游脑中闪了一下,随即被丢入脑后。而后的行程,这位游客的表现颇令导游满意,他一掷千金,购买了数万美元的旅游纪念品。因此在队中产生的类比效应,更令导游偷笑不止。
唯一遗憾的是,这人中途接了个电话,随即要求提前回酒店。由于对方出色的表现,导游一点没为难,他殷勤地为对方招呼出租,并亲自把父子俩送上车……
奇怪的是,两小时后,他竟一点不记得有这样一个人存在,以至于数周后遭遇警方讯问,随警方怎么提醒,他也没一点记忆。
那辆载着父子俩的出租在“中国剧院”放下了这对游客,而后他们的身影顺着川流不息的人流进入影院,数分钟后,舒畅一付马来人的打扮出现在街头,用熟练的当地方言搭上一辆出租后,回到酒店4531号房间。
“怎么回事”,琳达焦急地问:“两小时前双峰塔突然开始戒严,警察正挨个盘问游客,我观察到,连楼内的员工也受到了盘问。”
第52章 欢迎光临鲨鱼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