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靳翻着白眼念了一遍,一拍脑袋:“咦,这四句我好象听和尚你念过的。”
道曾瞥他一眼,道:“这是《金刚经》里最后一个四句偈,我日日诵经,你是段木头也该听熟了。”
小靳笑道:“是吗?难怪我一听到,就觉得耳朵痒痒呢,原来是老相好,哈哈!这四句偈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道曾道:“这四句偈,当时并无一人能解。去过西域的庄枢大师曾说,《金刚经》所说为一四句偈,但是《金刚经》里有好几个四句偈,究竟是哪一个没人知道。这个偈言本身非常普通,每个和尚都会念,只不过这一次却是有人用血写在上面的。”
小靳吓一跳,道:“血?谁的?”
道曾望着远方云雾笼罩的山头,慢慢地道:“四句偈下有题字:武功佛学,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将逝之须鸿。”
“将……将什么须鸿?”
“将逝。须鸿写下这句偈,从此以后,真的如逝去之鸿,再无人见到了。”说着合十又开始念起经来。
小靳搔着脑壳道:“和尚,你能不能把一件事讲完了再念你的经?每次听你说,就好象……好象大便不畅一样难受,那种滋味你知不知道?”
道曾毫不理会,念完了才道:“当时并无一人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她写的这句偈是什么意思。但是江湖上关注此事的人太多,纷纷要白马寺有个交代,而白马寺这个时候却遇上了一场天灾,僧众死伤惨重,方丈林晋大师也重病卧床,不得已托一位老友出面说明。原来那场伏击之战后,须鸿果然身受重伤,险些不治。幸好我佛慈悲,让她遇上了林晋大师。林晋大师以无上精纯内力相助,才从不归路上将须鸿拉了回来。还……还让这样一位心高气傲的人在白马后山山洞内面壁五年。五年啊……五年……”
他喉头莫名其妙一哽,怔了怔,转身往佛堂里走去。小靳似乎对这么一个人物就此销声匿迹有些不能接受,忙道:“喂,还没说完你走什么啊?她写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道曾头也不回地道:“不知道。这四句偈本来领悟之人就极少,林晋大师也一直未有只言片语的解释。‘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句我每日都在念,说来惭愧,我的资质太差,始终没能参透其中奥妙。佛曰万物皆空,随缘而定,是为‘不取于相’,但是究竟什么是空,什么又是相呢?若诸相皆幻,又如何能以露珠雷电论法呢?哎……实在太难明白了。”
小靳知道他说起佛法便没个完,慌忙拍他脑袋叫道:“喂喂,和尚,我们说的是须鸿,那什么武功佛学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道曾道:“这个……后来我师傅说,大概是须鸿面壁之后,发现了武功与佛学上的某些联系,甚或是领悟到了更深的武功,留下一言让林晋大师知道罢。”
他合十默念了一阵,又道:“我说这些是要你明白,此女子身世不明,须鸿虽然隐退了,却难保没有弟子。你自己小心一些,有些平日里说惯的话做惯的事该收敛的要收敛,不要仍是这么毛躁。若她真是须鸿的弟子,我是一定要救助的。”
说到这里,他抬头望天,眼神颇为迷离,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过一阵子道:“我要说什么?哦对……这女子来此,究竟是福是祸呢……哎,哎?不对,不对,我在想什么!”突然一震,道:“万事皆有缘,我怎么如此执于相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着连连摇头,有些魂不守舍地匆匆赶进佛堂打坐去了。
小靳知道和尚又来了痴劲了。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一坐至少一天,潜心参佛,当下也不去管他。他昨晚熬夜,又起来得早,禁不住打个哈欠,揉揉眼睛,靠在门边怔怔地看着那少女,一会儿又想到她又软又轻的身体,一会儿似乎又有个红发红衣的影子在眼前乱晃……不知不觉,竟而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