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就是地球不太平,日子不好过。
而原本应该产粮旺盛的江南,比如江浙湖广等地,很多地方被改种了桑麻。《大明王朝1566》里提到的“改稻为桑是国策”是虚构的,在历史当中,根本就不存在这国策。
只不过改稻为桑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因为走私贸易的发展,整个江南的浙江等地需要大量的生丝来纺纱。
而养殖蚕,就需要大量的桑叶。大户们根本就不用朝廷催促,自己就把田地改种了桑。至于小门小户,有田地的再说,没有田地的说都不用说。
何况对于有田地的人家来说,种桑可比种粮食赚得多。南方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是雇工的出现,很大一部分也是这个原因,海外需求大,走私贸易猖獗。
虽然在隆庆开海以后情况好了很多,可实际上还是走私猖獗。朝廷从里面拿不到什么好处。
一个连田税都收不上来的封建王朝,你还指望能够收什么税?难道还能够收商税?
这个时代可不是谁都能够做生意的,没点本事可不行。我田税都不交,你想让我交商税?想的也太美了!
自从穿越以后,朱由校一直在想各种办法弄钱来装备自己的军队。说白了就一点,保证谁都不敢动自己这个皇帝。
至于朱由校改革的东西,也很少触及根本利益。这一次皇家书院改革,算得上是推广天下的改革,其他的都没有。
朱由校就是在等,在等自己的军队成型,在等辽东一战定天下,等到自家军队拿着大胜之威回来,就可以真的开始改革了。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需要钱。
站在皇宫的台阶上向外看,朱由校的目光仿佛洞穿了整个京城,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入冬之后,虽然天气变得更寒冷了,但偶尔有一天还会有好的天气,阳光灿烂,温度不那么低。
十一月初六就是这么一个日子。
眼看就要过年了,京城也开始热闹繁华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