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糟糕。文臣削弱皇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连皇帝的亲军都裁撤掉了,何况是兵杖局这种衙门?
那就更不可能任由兵仗局壮大了,那是一定要收拾掉的。
从土木堡之变开始,兵仗局从原来的3163名工匠,到隆庆年间只剩了1781名工匠;至于到了现在,也就只剩下大鱼小鱼两三只了。军械的制造全部落在了工部军器局的手里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兵仗局就是一个摆设。
就在刚刚,朱由校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可以把兵仗局交给百工院。
原本朱由校还在想百工院的定位,现在看来可以当做原来的兵仗局来使用。
反正八局的很多事都要交给内务府,那就索性把兵仗局划拨给百工院吧。同时让工部和百工坊竞争,也会促进两者的发展,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总算是解决了这一茬,最关键的问题是自己能够将徐光启和工部两边都安抚下去。
要知道,朱由校不得不考虑工部上下官员的情绪。之前的大清洗已经让很多人人心惶惶,现在如果再强行去打压工部,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百工院真的能够做得很好,那个时候再裁撤掉工部的兵器局也来得及。
想通了这件事情之后,朱由校转身对站在不远处的陈洪说道:“你去一趟内阁,告诉徐光启,王恭厂不能给他了,但是朕可以把兵杖局给他。”
“是,皇爷。奴婢这就去。”说完这句话之后,陈洪转身就走了出去。
看着陈洪的背影,朱由校叹了一口气。自己总算是把事情办好了。
这件事情完事之后,自己也可以放心去考虑其他的事情,这对自己来说比较重要。
朝廷现在比较棘手的事情也就那几件,内务府的事情有序就行了,其他各个衙门也都还好,书院那边也推进的很快,所以剩下的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了。
倒是自己可以考虑动一些钱出来了,光靠杀人抄家是不行的,自己需要一个稳定的财源。该怎么去弄?
让内务府找人合作或许是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