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邦自然知道流民对地方的危害,如不尽早剿灭,势必会越剿越多,所以打从接到圣旨起,他便一路急行军。
大同军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从大同集结完毕,赶到了三水县城。
张万邦手握马缰,大老远便从最新式的单筒望远镜中清晰看见站在城头的“闯军”。
高迎祥和顾君恩的面容,清晰在他的眼中。
张万邦对这股流民的军容进行了简单的观察,发现他们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在县城内缴获的卫所军队制式兵器。
这伙乱军素质参差不齐,就连刀枪和盔甲都不是人人都有。
这个时候,许多大同军的将领,也从望远镜中看见了城内流民的装束,个个都是大笑。
仿佛,本该令人焦头烂额的流民造反,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个个白给的军功首级而已。
这时,大同军已经找好位置,开始布置炮营,四面围城,张万邦的想法便是,用最小的伤亡,全歼这伙流寇。
大同军的每一个边军战士,都是追随他多年南征北战的精锐,给十个流寇也不换。
去打这样的战斗,损伤一个,张万邦都是十分心疼。
已经成为游击将军的李鸿基牵马上前,说道:“大帅,城内的流寇头子叫高迎祥,是我的舅舅。”
“哦?他是你舅舅?”张万邦瞥了一眼李自成,“那你来找本帅是什么意思?”
李鸿基犹豫片刻,随即翻身下马,抱拳喊道:
“大帅!末将知道我的舅舅造反,这是杀无赦的罪过,但他其实是个好人,请容许我进城劝降!”
“城内近万的流民都是无辜的,如能兵不血刃平定此役,不失为大帅的一大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