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城西的京师卫戍军营地,除留守和巡逻的必要人手以外,也派出几乎全部的官兵维持秩序,帮助复建。

尽管官府处理得迅速且及时,民间依旧是损伤惨重,民怨四起,流言越传越是邪乎。

在万历三十七年至天启六年初被阉宦势力打压得不敢冒头的东林士子们,这次又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露头。

他们沿街聚众,以讲学为名,聚拢那些因受爆炸而无家可归的难民们,抨击天启朝政。

其中,以京师东城闹出的动静最大。

这次王恭厂灾变,东城作为首当其冲之处,房屋损毁十之七八,大火一日一夜连绵不绝,死难百姓数以万计。

惊怒交加之下,许多人开始听信士子这些所谓“有学问者”的蛊惑,以为是天变示警,要皇帝铲除阉党的呼声愈演愈烈。

但是从昨天白天发生爆炸到如今,身在南海子的朱由校没有一丁点儿消息传出。

似乎,是铁了心的包庇阉党。

一时间,大明京师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第七百七十五章 今后立功才能袭爵

“西宁候宋裕德之子宋显昭、阳武候薛廉之子薛刚、泰宁候陈延祚之子陈继盛……”

朱由校坐在南海子行宫之中,读着这八十几个人名,其中更有不少熟悉的,其中,泰宁候陈延祚,更是在朝廷整顿山西卫所时,立了大功。

武定候郭培民死在后军都督府大都督任上,没几个人敢再去趟卫所那趟浑水,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陈延祚还是去了。

他不仅去了,还办成了这件大事。

可就连陈延祚这样的勋贵,居然也将子嗣安排在三大营里吃空饷、喝兵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