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类似于熊廷弼,又与之不尽相同的性格,使得满朝文武,几乎没有几个人对他有好感。

当然,除了朱由校。

因为知道今日事关重大,即便是李邦华,上殿时也不再如往日那般云淡清风,他显得紧张。

跪拜时,李邦华因误压官袍差点摔跤,起身后,目光也闪烁不定,可见其内心不安。

他道:

“卫所制度,毕竟是自太祖皇帝传下来的祖宗成法,一旦更变,恐怕会使各地文武人心惶乱。”

“人人皆知太祖、成祖开基创业,规模制度当传永久,敬天法祖尤为天下士人视作金石之言。”

“陛下,臣请三思而后行。”

言罢,他垂眸望着殿阶。

朱由校此时尚在气头,没有去仔细斟酌这番话的蕴意,脸色冷了下来,沉声问道:

“你是也不赞同朕改革卫所了?”

李邦华此时似已恢复几分往日的淡然,恭敬说道:

“今日之事,臣不敢独树一帜,亦不敢为求全而随波逐流,内阁中的阁老们辅政佐君,他们赞同,臣也无话可说。”

他想了想,又补充说道:

“陛下切勿急躁行事,也毋需因众人对改革之事的愤慨、非议乱了心智,万一朝中大臣,地方文武合力抗辨……”

“……陛下要心里有数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