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总郑亮作战有功,兵部验功、叙前功,一并升赏。”

想了想,朱由校又在上面加了一笔:“矿寇张惟冲,知错能改,引官兵入山,足抵过失。”

批罢,朱由校放下笔,唤道:

“将此份奏疏交予户、兵二部,核验广州知府尤可大、千总郑亮的功勋,再定升赏,回禀予朕。”

王朝辅立即入殿,捧了奏疏,恭恭敬敬退去。

有了这份奏疏打底,朱由校才是心平气和地打开其余奏疏,不出所料,这是写济宁某地因饥民过多而发生民乱的事。

朱由校微皱眉头,再捡起笔,开始一份份御批。

……

福建,稽盐署衙门。

新盐法推行已经过去一年,温体仁和杨嗣昌也在下头待了一年。

这一年之中,除山东反抗过于激烈,甚至惹得朝廷出兵镇压外,其余各省,起码在明面上都比较顺利。

温体仁坐在新盖好四个月的稽盐署衙门里,面上毫无表情,正襟危坐地看着手中的最新一期《京报》。

现在,看京报、听京报,已经成了上至官员,下至小民的日常娱乐活动之一。

京报有司也一直都与全国各地的报房持续合作,京报有司规定,京报每三日一期,每三月就要重新选择新的报房转刊。

为此,每隔上三月,全国各地的报房们就都为争夺转刊权而抢得头破血流。

这样的规定,使得各大报房的东家们几乎很难能一直占得京报在某地的专刊权,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