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审东林,魏广微正可冷眼旁观,侧耳细听。那时我们也好顺便看看,这个周嘉谟到底忠于陛下,还是忠于他的这些东林同僚!”
闻言,几人这才点头,傅应星还伸了伸大拇指,笑道:“好想法,看来下一任的内阁首辅,非魏广微莫属了。”
“到了那时,内阁也尽是我们的人,就全无东林的活路了!”
魏忠贤提起这个,却显得有些担忧,叹道:“只怕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啊……!”
……
第二天傍晚,朱由校正在西暖阁召见王在晋。
南巡之后,南京六部各院被一体裁革,增设了参赞机务院,以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王在晋执掌,在枢密阁坐班。
枢密阁统辖南地各省政务,临行前朱由校又详细规划了新南直隶的区域划分及人事安排。
王在晋这次入京首先说了一件喜事,那便是自天启元年开始推广的番薯,终于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规模。
番薯这个东西从引入到推广,在大明都是异常费劲。
民间对于种这种外来的品种一向都存有天然的抵触心理,就算有朱由校的落权,也还是历经两年的时间才在畿辅各地的皇庄完成种植。
完成种植后还出了许多幺蛾子,直到天启三年才收货了第一批番薯。
当然这已经不错了,历史上番薯引入的比这还早,但朝廷没有重视,在民间真正形成规模时已经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刚好让鞑子捡了个大便宜。
王在晋手里拿着奏疏,郎朗说道:
“陛下,自天启元年以来,臣联合户部,在畿辅各地的皇庄建立了六十七处粮仓,今已全部告罄。”
“告罄?”朱由校坐了起来,喜形于色:“爱卿的意思是说,畿辅的粮仓全都存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