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姜爽,祖上姜汉,授世职出身,万历四十七年凭祖荫,进甘肃总兵官,协领团练。”

朱燮元忽然问道:

“你们三位……”

榆林总兵姜让笑着回道:“亲兄弟……督师,姜弼是末将二弟,姜爽是末将三弟,出于同门。”

“原来如此,姜氏真乃朝廷之山西柱石。”

除这次没算在内的辽东、山西二镇外,其余七个九边重镇的总兵官,仅姜氏将门就占据了三个,其中更有榆林、宣府这种险要之处。

朱燮元面上和他们打着哈哈,心里却是警惕起来。

这个现象,朝廷不得不防,需将这种情况禀明圣上,尽早对榆林姜家进行处理。

九边总兵官自报家门以后,余的诸将尽都一一出列,但这个时候的朱燮元,显然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细听了。

“……”

“末将尤世威,榆林卫人,天启元年,累功积官至榆林镇建昌营参将,天启二年三月,调守墙子路。”

“末将候世禄,榆林卫人,授世职出身,今累官至凉州副总兵。”

“末将李昌龄,字玉川,镇番卫人,以世职出身,今累官至墙子路参将,守建昌营。”

“末将渠家祯,父亲渠世芳,祖父渠风,曾祖父渠亮,高祖父渠进。原籍安徽合肥人,授世职出身,今为大同镇广昌路参将,协守桃花堡。”

“……”

并不是什么级别的将官都能到督师大帐来升帐议事的,除七大边镇总兵外,将衔最低的也是个参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