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的第一天,可是一个好日子,许多出去种地的农户干脆也不出去了,就在家里等着消息。
不多时,一名官差开始沿街叫喊:
“京报开刊了!”
闻讯,几条街巷的百姓都是一下子动作起来,开始向最近的报房去赶。
一路上,偶有稍狭小些的街巷,就是个人挤人的状况,大家都怕去晚了拿不到。
其实啊,这自古以来小民看热闹的本性就没变过!
一听免费拿,全都急了……
无论看是不看,拿了就算去垫点什么,那不也是不用花自己的钱吗!
京报的事儿,朱由校早在那回猎鹿就和王体乾提过,也定下了改制的内容,却为什么还是拖到了天启二年?
首先,朱由校延续了唐代以来国报的风格。
但有所不同和进步的是,现在朝廷将印刷权和刊行权分开,并且增加了监察环节。
分开印刷权和刊行权,这能极大带动报房等一系列产业的飞速发展,带动工商经济。
至于监察权,则是确保各地报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印刷报纸,将舆论抓在手里。
在这个年代,有了舆论,你就有了一切!
朝廷会规定好每期报纸的内容,将印刷的权利交给各地报房,并由都监府衙门负责刊行。
印刷、刊行的全过程,都有当地督办司衙门负责监察,一旦发现有报房印刷出来与朝廷规定不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