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页

全旭与海伦娜的贸易,进展极为顺利,通过这次海伦娜带过来的五十五艘武装商船以及十七艘三级战船,威尼斯这支七十余艘的船队运来了大量的物资。

民主议事制度,最大的劣势就是率效太差,在全旭拿到吕宋岛第四个月,辽东议会经过多轮磋商,争吵,终于达成一致目标。

派出工业党新秀李信为首的十三名骨干成员,抵达吕宋,其中李信担任吕宋议事府参议,大明各布政司都有左右参议,分守各道,分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等事。

但是,在辽东的参议官,权力比布政司的左右参议官权力更大,准确的说,这就像相当一个副议长的职务。

“门下拜见侯爷!”

现如今,全旭的门下已经太多了,多得他已经认不过来,全旭还是第一次面见李信,当然从玄鹰卫的情报中,全旭对李信这个工业党新秀有了全新的认识。

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青龙岗人,天启丁卯年举人。官宦子弟出身,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

崇祯三年,全旭出镇辽东,李精白不知道得罪了谁,被发配至了辽东,在海州屯田。李信跟随李精白抵达海州。

李信学识不错,与普通的大明读书人抵制全旭的工业理念不同,他对这个工业党以及辽东的发展非常热衷,很快就成为了工业党内的新秀。

第五一九章 发展的代价

是金子总会发光。

这一句是没错的,不过,金并不会发光,事实上这句隐喻代表两个先觉条件,那就是发挥的舞台。

李信到最后,也没有考上崇祯朝的进士,或者说他对考试不太擅长,不代表他不是一个人才。

辽东本来就是一片文化的荒漠,识字的人不多,不少议员都是目不识丁。

为了解决文盲问题,全旭当时在全家军内部开设识字班,在工业党内部开设夜校。

利用工作之余,培训工业党成员,学习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