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张弘范、史天泽、董文炳等汉军世候,以及刘整、吕文焕、高兴、范文虎、留梦炎、叶李等降将降臣,皆是数典忘祖、认贼作父、为虎作伥的汉奸国贼。这些人,其罪更要彰显,其才却不值一提。其奸其丑,要穷形尽相,遗臭万年。”
李洛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总算把《元据书》的要求提了出来。
“关汉卿。”皇帝看向文艺寺寺卿。
关汉卿心中一喜,“陛下。”
皇帝微笑道:“任命你为《元据书》总裁官,主持编修《元据书》。”
“谢陛下!臣必不负使命!”关汉卿有些激动的谢恩。
众人都有些讶异,《元据书》这么重要的史书,为何交给关汉卿?
关汉卿固然是当世文豪,可他并不是海内知名的大儒。要说在经史上的造诣,朝中比关汉卿强的人多了去。
这个混迹风月场写戏曲的老油条,说白了就是一个文坛混混,根本不是正经名士啊。
朝中名士,事实上没几人把关汉卿这样不走正途的文痞当回事。
当然,要论起写戏曲杂剧,编话本传奇,关汉卿的确是大才,天下无出其右。可这是修史!
关汉卿这样的人,不够格!
但是,天子乾纲独断,金口玉言的点了关汉卿,文臣们也不敢反对。不过,很多没有混上修史总裁官的名士,不免心中有些看关汉卿笑话的意思。
李洛为何把《元据书》交给关汉卿来主持?
因为在他看来,《元据书》注定和《宋史》、《辽金西夏史》不一样。也应该不一样。
《宋史》和《辽金西夏史》要修的典雅清正,可李洛满意的《元据书》,却偏偏要修的通俗,接地气。
《元据书》虽然是史书,却是李洛用来普及推广的国民读本。所以语言不要深奥,不要有史家常用的春秋笔法,而是要具备很强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