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的行军路线,计划从长安到陇安县,出大震关翻越陇山,通过固关,沿马鹿、关山草原,过长宁驿,清水,达秦州(天水),这是最便捷的一条路。
这条道路在晚唐时为抵御吐蕃人,曾故意破坏过,或道中植树,或巨石塞路,但元廷后来又大力修复过,现在仍然比较好走。
汉朝时,陇山古道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很是发达热闹。
冬月十六,李洛出陇山,来到大震关。但见陇山逶迤,关城巍巍,古道森森森。这里是西出陇山的第一个关隘,也是丝绸之路最东边的关隘。
此地,之前商旅每天络绎不绝,驼铃悠扬,很是热闹。可是自从李洛进攻关中,唐元大战,烽火四起,关陇古道立刻变得冷寂起来,不复之间商旅往来的盛况。
大震关早被元军主动放弃,此时阆然无人。唐军大摇大摆的入关,修整半日,就进入山中古道。
这就是关陇古道了,周初的武庚就是通过这条道,被武王放逐到陇右。秦人是被周武王放逐的殷商后裔,秦人东来,就是通过这条山道进入关中。
李洛骑马行走在关陇道上,看见路边古拙的石雕、残破的条石,以及关隘旧址,不禁心怀古之幽思。
《诗经》中与关陇道有关的,李洛所知的就有其中有《车邻》、《小戎》、《蒹葭》、《驷驖》四篇。唐代李白、王维、岑参、高适等也皆有诗篇。
秦人东进,张骞通西域,光武灭隗嚣,武侯征关中,唐玄奘西行取经……都和这条古道有关啊。李洛这样雅盗,后世还来过这里……找宝,还在路边的古驿遗址找到过几块唐朝石刻,停留过一段时间。
陇山九回,不知其高。关中汉子服兵役西征戍边,到此瞻望,莫不悲思。
李洛看到匆匆赶路的唐军将士,不禁想起杜甫《秦州杂诗》,轻轻吟出其中两句“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面露怜悯之色。
随侍的司录郎中孟徽见状,立刻记载:“二年冬月十六,上过大震关,入陇山道,悯古来将士戍边之苦,诵杜工部《秦州杂诗》。”
随侍的韦素也赶紧说道:“陛下乃仁君圣主,武伐暴虐,德也。况陛下公正严明,爱惜将士,必不使关西老将,望月听笛,驻马落泪也。”
这韦素可真会说话啊。
李洛微微一笑,“卿多妙语,朕始知之。”
韦素的这番话,出自王维的《陇头吟》,其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