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元军主力不在关中。其次是关中人口没有江北密集。三是关中有潼关等险关,可以隔绝元军主力。
更重要的是,关中战略地位太过重要。一旦占领关中,就东可以俯瞰河洛,北可以制衡河东,西可以阻隔西域元军,南可以控益州,荆襄。同时还能制衡吐蕃。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长江南岸摆出大举渡江北伐的姿态为战略迷惑,然后以雷霆之势拿下关中,才是最佳战略。
再拿下日国高丽,就能对元廷三面包围。一旦发动全面反攻,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元军逼出中原,避免长期的拉锯战。
“那就这么定了。迁都江陵,在江陵称帝。等拿下关中,再用俘虏大修长安宫。”李洛做出了决定。
很快,一道震惊朝野的诏书就颁布天下。
四月十五,迁都江陵,以为行在。
临安百姓固然伤感,就是文武大臣,也想不到迁都江陵。
不过诏书中说,江陵宫室完整,正可利用,不用劳民丧财再修新宫。
大臣们没人提出反对,却乘机上书再次劝进。
这一次,不光朝中大臣,就是在外统兵的将领,也都按捺不住的纷纷上书,恳请李洛即皇帝位。
李洛不许,却命杨序和江钧统兵攻打蒲甘(缅甸)。
四月十五,临安百姓挥泪全城,恭送在临安两年的圣王李洛西迁江陵。
很多临安父老跪在车驾之前,挽留李洛。
“圣王啊,临安形胜,物华天宝,足以为都啊圣王!”这些父老,哭的像个孩子一般。
随驾西迁的文武大臣,见此都有些唏嘘。
自古帝王迁都,百姓痛哭挽留的,能有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