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策马道:“大王,我军如狼似虎,生气蓬勃,敌军定然当之披靡。”
李洛点头,“此战不难,务必约束将士,不可速胜,稳之可也。必要时,也要诈败,退却。”
诈败退却,还能使得军心不乱,这的确需要本事。
文天祥笑道:“大王用兵真是深得谋战精髓,变幻莫测,虚实无定,处处料敌于先。”
为何不要速胜,甚至还要诈败退却?
因为大理和宋国不希望唐军速胜,他们希望唐军陷入南征泥潭,起码短期内无法抽身。
这样,江南和四川的唐军就少了。
他们才有机会出兵攻唐。
换句话说,唐军要是在安南速战速决,他们一定不敢出兵。可要是唐军陷入泥潭,那就是绝好的机会。
躲在高原上占据绝对地利的大理军,才有可能冒险攻打益州。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李洛故意在安南“陷入泥潭”,当然是一出战略欺骗,引诱大理和赵宋军事冒险。
将大理主力引出来干掉,是这次南征的目标之一。
还仅仅是目标之一罢了。
南征这么大的动作,李洛不可能只有一个目标。他哪次不是一箭双雕,甚至一石四鸟?
“授节!”李洛下令。
号角声中,一根节仗奉上,李洛接过节仗,授予文天祥。文天祥恭敬的接过,大声道:“臣必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