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页

葬元[校对版] 武猎 938 字 2023-03-17

以他们的才学名望,要是没有气节,早就接受征辟做了元廷的官,也不用等到今日了。

可这不代表他们不喜欢做官。他们只是不愿意出仕蒙元罢了。

事实上,在萧隐称帝时,他们就考察过萧隐。但发现萧隐竟然对豪强如此优柔寡断,而且并无多少惠民之举,行事墨守成规,毫无开创之举,不由很是失望。

后来看到萧隐亲征吕文焕,结果大败而回,困守江陵,就更加失望了。

至于赵良钤,也不像是能成事的。

相反,李洛不但兵强马壮,战无不胜,而且大刀阔斧推行均田令,惠民之举层出不穷,文韬武略俱为当世之雄,犹如初升之阳,隐有鲸吞天下之势。

明君之风,彰显无疑。

所以他们才决定归唐。在今日见到李洛,更是认为李洛见面更甚闻名,无不心悦诚服,欣然投效。

牟应龙首先献策道:“臣闻大王在蜀中招募了不少骑兵种子,不知大王要在何处训练骑兵?”

衡阳大战和崔秀宁的江防大战,唐国得到了十几万匹战马,所以李洛已经招募骑兵,打算建立一支十万人的铁骑。

这次益州招募了八万新兵,就有三万人是会骑马的。其中很多还是川西川北的吐蕃人和羌人。

平心而论,他们的确比南方汉人更擅长骑马,更适合当骑兵。

可李洛并没有决定专门的骑兵训练场地。现在牟应龙一提,倒是提醒了他。

对,骑兵场地不好,就会影响骑兵的训练效果和速度。这个问题他之前倒是忽略了。

“寡人并未想好在哪里训练骑兵。莫非牟卿已有主意?”李洛问,他的地理并不太好,不如崔秀宁。

牟应龙道:“回禀大王,这川西川北有很多草原,其中最大的在潘州,那里曾是羌人游牧之地。因为地势高,水草丰美,很适合训练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