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页

葬元[校对版] 武猎 1210 字 2023-03-17

“诸卿家,李洛虽然兵强马壮,雄踞东南,却不敢称帝,只敢称王。这是否能说,他还是留了归宋的退路?”赵良钤问道。

客家大将罗谡闻言不禁暗自摇头。官家啊,李洛怎么可能会归宋?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事啊。

王宛说道:“官家,唐国自成一体,李洛自称李唐后裔,又兵强马壮,独霸东南。此等样人,如何会归宋呢?他没有称帝,多半是认为东南一隅,不足以称帝。由此可见,此人野心甚大,也很是隐忍。”

赵良钤的笑容消失不见,神色寡淡的道:“照你的意思,那李洛将来必要对大宋用兵了。”

罗谡忍不住站出来说道:“官家,唐公解广州之围,还赠送我军军器盔甲,与我大宋有恩。眼下鞑子势大,还是要和唐国交好才是。”

他之前以宋使的身份出使唐国,李洛大方的送了一大批盔甲军器,还有军粮,让大宋渡过难关,顺利招兵买马。这让他对李洛很是感激。

罗谡话刚落音,承节侍郎汪宗臣就站出来说道:“罗将军,我大宋乃正统,李洛就算不勤王归宋,也应该支援大宋。他援助大宋,那是他的本分,谈何恩义?难道罗将军见了次李洛,就和李洛惺惺相惜了?”

此人与参知政事王宛一样,也是南宋遗臣,度宗朝进士,做过太常丞,曾写诗《嘲贾似道》。

罗谡沉下脸,“汪节郎何出此言?俺与李洛不过一面之缘,只是感佩他慷慨仗义而已。”

参知政事龚行卿出列道:“官家,李洛狼子野心,占了大宋的行在,迟迟不还,这是何道理!如今还要称王,异日必然称帝!大宋应该未雨绸缪,早做打算。臣以为,可以联梁制唐,或者先与鞑子议和,徐缓图之……”

龚行卿也是南宋遗臣,当年曾经官居大理寺卿,后世的金台寺,就是此人参与修建的。

枢密副使王宛,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同为遗臣的邓光荐也赶紧以笏“啪啪”击掌,表示对龚行卿的话很是赞同。

他出列说道:“官家,臣认为,龚相公王相公之言,真乃老成谋国呐。自古邦交,讲究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是以我朝才有联金灭辽,联蒙灭金之举。”

“臣以为,唐国虽无辽金之强,却有辽金之近,乃是卧榻之侧。太祖有云,岂容他人鼾睡也。鞑子虽是死敌,然主力大军都在北方,南方元军已经不足为惧,倒是可以议和……以为权宜之计。”

林桂芳实在看不下去了,“龚相公,王相公!蒙元如此势大,怎能说南方不足为惧!难道几十万元军是摆设么!唐国是盟国,起码眼下正是联盟反元之时!怎可和仇敌蒙元再开议和!”

“忽必烈怎么可能容忍大宋?就算假意答应议和,迟早也必灭我大宋!这种亏,大宋可没少吃!想与鞑子相安无事,无异与虎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