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页

葬元[校对版] 武猎 953 字 2023-03-17

很显然,忽必烈亲自写的圣旨,比那帮蒙古翰林文雅太多了。

陈昑听到自己被封为交州郡公,虽然心里哀痛,却不得不谢恩道:“罪臣陈昑,谢大皇帝圣恩!”

此时正是七月,天气炎热,忽必烈没待多久,就结束了献俘仪式,回到皇宫去了。

但是,对于李洛来说,此事还没完。

“墨尔根拔都,大汗在广寒宫召见,请随我来。”仪式刚刚结束,一个中官就来到李洛面前。

这中官李洛认识,也算熟人了。

“中贵人请!”李洛跟着中官进入皇城,绕过大明宫,来到太液池。再乘坐小舟,往太液湖心的广寒宫而去。

“墨尔根拔都啊,你知不知道,因为你在安南大胜,大汗都罢了去上都和林避暑,天天在大都等着你回京献俘呢。”那中官笑道。

李洛从袖子里掏出一颗宝石,自然无比的送到中官手里,问道:“听中贵人之意,大汗很快就要去上都了?”

中官道:“必是如此。如今安南已灭,大汗总要去和林祭告列祖列宗的,又要避暑,当然是非走不可了。”

两人说话间,小舟就到了岛上。中官和李洛上岸,直接将李洛带到忽必烈夏天常待的冰室。

冰室离鹰房不远,因为藏了大量的冰块,所以很是凉爽。

李洛被带进冰室,正看见忽必烈在看一本佛经,却是一本《楞严经》。

《楞严经》据说是最深奥的佛经之一,同时还传说是最具有智慧的一本佛经,又是最不像佛经的佛经。李洛没读过,但他猜测,所谓最有智慧,应该是《楞严经》有很强的逻辑推理程式。

忽必烈研读《楞严经》,显然不是为了佛法。

“微臣李洛,拜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洛只瞅了一眼,就赶紧下拜行礼。